返回分卷阅读33(2/3)111  逃妾之再嫁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人携手远去,徒留宋宪在原地,望着那一双叫人艳羡的背影,心头别有忧愁暗恨。

至于为他生养了孩儿的罗娘子,便似沾在墙上的蚊子血,失去温情的润色,显得俗不可耐又碍眼起来。

宋宪那时很为她高兴,心头却又酸涩失落。阿梨就像他平淡生活中一抹绮丽轻愁的幽梦。好像山与水的相逢,过了相遇的那一呈,便渐行渐远,再难觅其踪。

每日往朱家教授朱棠时,他都盼着能见到那个惊鸿一瞥的身影,却又总是落空。直到阿梨往朱棠屋子里送来梅子茶,他犹记得那时欣喜若狂。

而今宋宪丢了差事,与旧时半生不熟的同僚相见,人为金屑,她为泥尘,正是臊皮的时候,因而只眼珠一轮,装作未曾注意的模样,强装笑颜,一味劝着身旁的老妇人多吃,掩饰面上的尴尬。

她合该有锦绣的前程,而他仍驻留在原地,于平淡的生活中,偶尔回忆那一帘不可告人的幽梦。

一颗心隐隐绞痛起来。寿星公是她,这是意味着她今年不能齐全?

宋宪骨子里是个多情又浪漫的人,与罗娘子自幼相熟,十八九岁便依着父母之命成婚。一切都水到渠成,而今添了个儿子,本该万事顺遂,知足常乐。只是夫妻之间的温情在遇上阿梨之后,便变得有些索然无味。

罗娘子未曾与阿梨打过照面,并未认出她。只以为宋宪是与酒楼中旁的客人相撞,才失态摔了杯盏。

李贽因怕阿梨乍然见到宋家人不自在,执了她的手,径直朝前,打算往二楼临江的楼台要一间雅间。

直到韦氏遣了人上门来说亲,虽然明知韦氏的意图,明知那样会毁掉阿梨好容易挣来的康庄坦途,可他那时心头只怀着将生米做成熟饭,就能将她长久地留在身边的念头。

那时教她弹琵琶,她心里眼里也只有乐律,并没有他。

美人如花在枝头,只待人攀折。可惜他家中早有相濡以沫的娇妻,且身怀六甲……她一个十四五豆蔻年华的小娘子,再是境况堪忧,又怎么会看上他那样的男人。



是以,见着她在轿中人事不省,他却并未声张,反而遮掩了引人生疑的端倪,将人抱进了房中。

两方乍然相见,就这样平静无波的过去,偏偏遇着一个不那么灵醒的人。

事后,他因为这桩糊涂事,被陆郡守迁怒,丢了旁人眼中的金饭碗,沦为衙署间同僚的笑柄。外头是怎么传他的,他并不愿知晓。唯一后悔的,是那日没有趁着她尚未清醒,早些与她圆房,才令旁人有了可乘之机。

而今,佳人依偎在李贽身侧,虽并未精心妆扮过,却仍是清水出芙蓉,更胜往昔。阔别数月的再次相逢,她仍在第一眼,就狠狠击中他那颗多情又饱含沧桑的心,喉间如堵住一团巨大的泡沫,翻涌难抑。

阿梨该是明艳照人的,却因为朱茂森与韦氏二人的磋磨,变得敏感而小心翼翼。虽然从不曾主动求过他,但见着阿梨的第一眼,宋宪便觉得一颗心被揪得一颤。他心疼她,爱惜她,惋惜之余,也有惜才和相扶之意。

若他下手早一些,她失身于自己,也该认了命,安心做自己的妾,不会弃他而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那样玉在匣中的女子,又能藏得住多久呢?果然就在郡守府的采选中大放异彩,脱颖而出。

宋母当夜不得不迁到罗氏房中,只隔着盖头瞧到那妾室一点莹润如玉色的下巴。见她浑若无骨一般腻歪在男人身上,心头恨得如滴血,为着蚀的银子气得饭都吃不下。是以此时也没认出阿梨来。

宋母心头安定一些,这才抬头瞥了一眼路过的李贽。她从前住在府衙里头的官署中,自然认得他。只是两家虽比邻而居,但不过点头之交,并未有多深厚的交情。

“碎碎平安,岁岁平安。”宋宪的娘子罗氏忙打着圆场,从宋母手中接过三个多月的孩子,转身背过人,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掀了衣襟给孩子喂起了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