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梵清与裴素素自白鹭渚靠岸下船,内监见是承平公主凤驾,忙不迭来接,一路引李梵清与裴素素往观风殿去。
连兰桨也不由咋舌,陈贵妃这举措,未免太过隆重了,讨好李梵清的意图也过于明显了。
李梵清瞧了眼宫娥呈上的衣裙,一着眼,悉数是大红大绿的颜色,如意团花的纹样,投的是她素日里的喜好。
李梵清乃是一俗人,若换了她自己来选,定还要在髻上簪朵枝头新剪下的牡丹。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贵妃今日还领了自己的嬷嬷过来帮李梵清梳发髻。那嬷嬷也确实巧手,双鬟望仙髻挽得一丝不苟,帮李梵清挑拣头饰的眼光亦是毒辣,李梵清索性由着那嬷嬷给自己选了套十二月令金丝累宝石花簪。
毕竟代王还是有机会荣登大宝的,届时裴素素便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娘娘,他们裴家亦可沾光。而若是裴玦尚了公主,岂非是断送了裴玦这辈子的荣迁之路?加上承平公主又是这样的放浪名声,于他们裴家而言,王夫人若是允了承平公主进门,只怕她百年后魂归黄泉都无颜面对裴家列祖列宗!
不知陈贵妃与王夫人有何不可对人言,而李梵清从来也是个知情识趣的,也并不恼,便与裴素素同行,共乘一舟往太液池中央蓬莱岛去。
因着牡丹宴,李梵清前一夜便入了宫,歇在了她从前在宫中所居的云居阁。又因今年牡丹宴乃是陈贵妃操持,故而陈贵妃清早便亲自来了云居阁,李梵清今日穿着打扮,由头到脚,都要先过了陈贵妃的眼,经陈贵妃点头,方才呈给李梵清拣选。
桂舟在一旁看了直摇头,最近是什么时日,她身为近身伺候公主的婢子,可是再清楚不过。这不明摆着勾起公主的伤心事么?
比之裴素素竞相攀比的小女儿心态,王夫人作为年已四旬的中年妇人,便平和得多了。
尤其是裴素素,她从前自然是见过李梵清的,也知李梵清自幼是美人胚子,这些年来也听说过李梵清长安第一美人的头衔。只是毕竟几年未见,以裴素素对李梵清的印象,总觉得这头衔过于夸张,不免有谄媚嫌疑,哪知今日之李梵清如此惊艳,也令裴素素咋舌。
陈贵妃前日已托人传过话,王夫人知道陈贵妃请了承平公主出面,虽未细说,但王夫人这两日大抵也猜到了贵妃与公主是何打算。
其实王夫人亦不是第一回 面见李梵清,前年李梵清的生辰宴,她作为命妇,便入了宫,当然也就拜见过公主。但王夫人总觉得,今日的李梵清较之从前,反而容色更胜,不似她这般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妇人,颜色一年衰过一年。
第6章 宴饮
哪知李梵清似乎并不以为意,只扫了一眼,便信手点了几样,赤色绣牡丹的八宝如意襕裙,略深一度的同色小团花纹锦衫,并一道杏黄色披帛。
王夫人也不由惋惜,若李梵清不是那样的名声,与她家裴二郎站在一处,也是一对郎才女貌的璧人呢。
待得李梵清选完其余一应佩饰,时辰已近巳时三刻。内监来秉陈贵妃,说是王夫人已至陈贵妃翠华殿,陈贵妃与李梵清一对视,二人皆是了然。
只是李梵清这番举措落入王夫人与裴素素的眼中,便不一样了,娘俩瞧着李梵清只觉得如古画中误入凡尘的神妃仙子般,眼下的瞻前顾后不过是开眼看凡间罢了。
蓬莱岛位于茫茫太液池中央,岛上有一水殿,名曰“观风”,由九曲仙桥相连。与观风殿相对处原是一土丘,后来在几代燕帝的修葺下,运来镜湖石,雕琢成形态各异的石雕,有如奇珍异兽者,有如奇花异草者,形成了一处石林,名曰“万象”。万象石林之上,便是蓬莱岛最高处,设有一亭,檐牙高啄,钩心斗角,名曰“逐日”。
王夫人也是存了自己的心思的。承平公主下了场,没安她的心,反而教王夫人这两日愈发惴惴不安。无论是裴氏还是王家,都是簪缨世族,诗书传家,若好容易应付走了崔妃,反又黏上了承平公主,王夫人恐怕宁愿把裴素素抬进代王府。
由白鹭渚往观风殿一路,过九曲仙桥,裴素素见蓬莱岛处处花满莺啼,牡丹缀锦,饶是她出身世家大族也
想她上个月问及兄长裴玦在雅集上的见闻,裴玦也说见到了承平公主,却未曾提及其他。裴素素此刻在心头也不免埋怨裴玦,早知李梵清确如坊间传闻,名副其实,她今日决计会好好拾掇一番再进宫的!
陈贵妃性喜朴拙,但今日却将李梵清妆点得如天仙子一般,比李梵清素日里的妆扮还要华丽三分。以至于李梵清今日踏足翠华殿时,总觉得自己与殿内陈设格格不入,瞻前顾后的,从头到脚都觉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