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许久,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是贺澜。
“高伯父?你怎会……”皇帝一惊,起身快步从高座上走下,亲自把人迎进大殿,吩咐道:“来人,给威远公看座!”
“多谢陛下。”威远公武将出身,为国立下汗马功劳,又常年戍守边疆,周身煞气重,朝廷多有惧怕他的。
议如何?”
“陛下可是为国公所奏之事发愁?”
“陛下……”高振海还想再说什么,被惊秋高声唱和声打断。
他上前鞠躬,毕恭毕敬地解释:“若由江尚书亲自带队巡查,陛下不必再为断案有失公允而忧心,至于监察官员是否清廉,也自然难逃江大人的法眼,更省去了书信往来这之中所耗损的人力和时间,能让陛下安心处理其他政务,此举甚为妙哉!”
“苍国此时正值内乱,如此时出征,臣有把握,定能踏平苍国,为陛下开疆扩土,稳固政权!”
谢欢鸾一时也难以消化,毕竟他如今的处境,也许并没有比苍国好多少。
那笑容看得谢欢鸾心中一紧,本能地有种不好的预感。他强压下不安,朝满屋的臣子问:“诸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来人是本应在南疆驻守的威远国公——高振海。他不在南疆呆着,怎会出现在京城?
“我听说你这两日还遇刺了,有没有受伤?”先发制人,谢欢鸾亲昵地挽住贺澜臂弯
“退朝——”
上朝之前听说贺澜被那些热血的文人武士刺杀了两回,现在“杀奸佞、正天道”的呼声如此之高,他不选择退让缓和,还敢这么明目张胆地纵容阉党。瞧他这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本能的拒绝,也说不出口了。
高振海坐在贺澜身旁,二人目光交汇片刻又转移,微微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说话的人从殿外走进,众人回身去看,皆吃惊不小。
强行退朝,谢欢鸾是有些慌乱的,他当皇帝不过半载,此前更是胸无点墨,更不提关于征战外交之类的本就与他相隔甚远之事。
贺澜行礼,桀然一笑,应道:“多谢陛下关怀,臣会多小心的。”
“臣认为,贺提督此提议甚好。”打破僵局的,是站在队伍末端的余朝柏。
他竟连贺澜何时进的御书房都不知,可见方才自己发呆出神有多么专注。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的消息着实称得上是爆炸,瞬间点燃了朝堂,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但人人眼里都流露出了兴奋和野心。
一时场面冷了下来,江宏意垂头站在贺澜身旁,嘴角噙了得意,端看这根基浅薄的黄口小儿如何下得来台?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已是他难以掌握、更加难以参悟的事,若贸然出手,不知又要面临何等的困境。
“陛下,臣此次回京,是有要事相商。”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这就是赤裸裸的无视皇权了,看似句句都在替他着想,可江宏意是阉党,若此人领队巡查,不说揪不出害虫,甚至可能将那些两袖清廉,不齿于阉党为伍的好官都栽赃陷害了也说不定!
“哦!公公来了。”作势起身,他想起方才在大殿里当众给贺澜难堪,虽后续他退让又说了不少好话,却也是知道贺澜睚眦必报的性子,可能一场羞辱在劫难逃了。
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个可信更可靠的人,来为自己指点迷津。
“此事过于重大,国公又刚刚回京,你且歇息几日,我们过几日再议。”
余朝柏的叫好是谢欢鸾没想到的,既然他出面,定是有他的道理。皇帝这才舒展眉头,抚掌笑道:“好!就按贺提督的提议去办!”
“高伯父,你回京怎的也不知会朕一声,朕好提前叫人为你接风洗尘。”从南疆到京城少则月余,威远公回京之事竟无半点消息,皇帝心里不快,但此刻并不是问责的时机。
“还有一事,朕听闻,近来京城有不少对提督不利的流言蜚语,提督乃我西晋肱股之臣,朕也多有仰仗。此事朕定会命人彻查,严惩搬弄是非之人!提督最近还要多保重身体,切莫让朕忧心啊!”
没想到贺澜竟还能如此猖狂,谢欢鸾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