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章 当初ai理不理(2/4)111  唐朝小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日上午,在北郊的一片试验田边上,站着一大群人,他们都在望着田中那头拉着犁的耕牛,时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着。

这一幕可是似曾相似呀!

韩艺笑道:“如今咱们长安都已经是农场主来的,你以为还跟以前一样,都是一些自耕农,那些农场主什么都买不起,只要能够提高效率,价钱再高,他们也愿意买的。”

这样一来,他就拥有完整的自行车生产技术,不但如此,他已经在研发最新的插秧机,其实也不能说是最新的,因为最开始插秧机设计,就是用链条来带动,只不过当时链条太过昂贵,无法普及,但是论操作的方便性,还是有链条的插秧机要好一些。

以前贤者六院对于链条是垄断的,但是随着张家代工坊越做越大,有了雄厚的财力,以及大量的人才,再加上钢铁的质量越来越高,对于锻造技术反而越来越低,生产链条,对于张家其实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张家不想因此去得罪贤者六院。

宇文修弥道:“因为张家已经可以生存出链条来,你们贤者六院生产的速度太慢了,又没法大量生产,还贵不少,而且贤者六院到底还是官府,合作也不方便,所以我想选择跟张家合作。”

张大器讪讪直笑。

张大器指着田中耕牛,非常自豪的说道。

但是宇文修弥想跟张家合作,而不是贤者六院。

他就是发现如今的农具可是非常畅销

张大器见韩艺出声了,不禁神色一敛,看向一旁的元修,谦虚道:“其实这还是多亏元家的炼钢坊。”

韩艺呵呵道:“老钱,你以为天下间就你一个人会做买卖啊!”

想当初熊飞犁出现时,可也是这么一番景象。

钱大方没好气道:“这耐用有什么用,关键得让百姓买得起啊!”

韩艺笑着点点头,稍显兴奋道:“三倍、四倍的效率,这听着都让人感到兴奋啊。”

“你们这一唱一和是在试探我吧。”韩艺呵呵一笑,又道:“不过区区链条,我们贤者六院早已经不放在眼里,反正我们也没有申请专利,你们自己看着办就是了。”说着,他又向张大器道:“不过你们张家要主意一些,不要将这些技术给外泄出去。”

钱大方突然道:“老张,你这新犁肯定也不便宜吧。”

“是比以前的犁要贵不少。”张大器点点头,又道:“但是非常耐用,算下来,其实贵不了多少。”

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虽然律法也朝廷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一种手段,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一些。

这民间要远比朝中要精彩得多。

其实张家的作坊,已经不能说是代工作坊,他们有自己的研发部,他创新了许多工具。

虽然这张大器说得是实话,元家炼钢坊在与贤者六院合作之后,技术那是突飞猛进,钢铁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显著的提高,随着这方面的发展,张家的锻造技术也在进步中,这更加精密的零件也都相继问世。

宇文修弥嘿嘿道:“韩小哥,关于自行车的链条,我已经打算不再跟贤者六院再续约了。”

“哪里,哪里。”元修只是谦虚一笑。

否能够进入大理寺,还是得朝廷先改变制度,他们才能够进去,他们还是在遵守朝廷的制度。

韩艺诧异道:“为什么?”

张大器脸上一喜,急忙道:“韩小哥请放心,我一定会严格保密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元修知道,这多半得益于韩艺与贤者六院,也不好意思吹嘘自己。

“大家都已经看到了,采用这种新犁的话,其效率是以前的三倍到四倍,并且更加耐用,因为其中很多部件已经改为铁制的,以及更加灵活,其中的每个关键部件都是可以调解的,适用于各种田地,浅耕、深耕都行,而且我们代工作坊还会一直售卖相应的部件,节省大家的成本。”

钱大方心虚道:“韩小哥此话怎讲?”

张大器忙道:“我还没有跟他们签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