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节(2/3)111  喜时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别走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昭帝看了冯唤一眼,“这次玉修山皇陵之行,谢氏于归救驾有功,九死一生护朕和厉王周全。”

“你通知季林,暗中把玉修山封山的禁军撤了,若是遇到之前皇陵里的三人,不必捉拿,想办法送他们离开。”

昭帝冷哼了声,也就是韩恕病重缠着阿姐,否则他才不会让阿姐留在那边,他走的时候那混账还拽着阿姐的手不肯松手,阿姐心软留下来了。

冯唤闻言心中微惊,“陛下,那三人……”

冯唤本就是精明之人,否则也不可能历经三朝还跟在昭帝身边。

昭帝眸色微冷:“皇陵地宫那条密道,只有朕和阿姐知道,连厉王也不知情。”

“让季林行事小心些,别露了痕迹,也别惊动了厉王府的人。”

长公主主动被挟持,显然是不想让那三人被擒之后与人照面。

谢于归刚开始还有些不明白昭帝怎么突然改了口,片刻后转过弯来,她抓着浸了水的帕子就朝着他砸了过去,“李颉,你皮痒了?!”

……

“我不管,你就算不跟我回宫去住,也得有个皇家的身份,之前对着顾家人时你要是皇家公主谁敢给你脸色,又哪用得着你费尽心思去从顾家脱身。”

“我……”昭帝一时气闷,“那母后呢,母后你也不管了吗?”

“况且我入宫了,谢家怎么办?难道要告诉谢家的人,他们的女儿早就已经死了,如今占着她身体的只不过是一个亡魂?”

冯唤伺候着昭帝换了衣裳半躺在床上之后,才低声道:“陛下,长公主那边……”

他心思急转直下,连忙点头道:“奴才会让季林小心一些。”

谢于归沉默了一瞬,想起太后那风烛残年的身子。

昭帝好不容易才知道她身份,可不愿意就这么守着君臣之礼不得亲近,更何况还有个虎视眈眈的韩恕。

“长公主三年前已死,你往后莫要叫错了。”

冯唤连忙递了锦帕让昭帝擦脸,又吩咐了人去煮了热汤过来。

冯唤听出了昭帝话中警告,连忙垂头:“奴才遵旨。”

是李雁初,也不是人人都跟你们一样,能够接受早已经死去的人借尸还魂。”

那密道只有陛下和长公主知晓,之前陛下见到那三人时显然也是惊怒更多,而那三人又刚好选在长公主忌日前出现在皇陵里面,知晓那极为隐秘的密道,那就只有可能是长公主的人。

昭帝顶着一脑瓜子的水从房中出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掩不住的笑容,只是想起里头的韩恕,他脸上又沉了下来。

昭帝有些沉闷:“你满心满眼想着谢家人,怎么就不想想我和母后?”

谢家人待谢于归是真真切切的好,无论是谢景州,谢二夫人,还是谢太傅或是谢家其他的人,她不想让他们承受锥心之痛。

谢于归送走了昭帝之后,脸上还残留着浅笑,虽

昭帝回到住处之后才遣散了外人,只留下冯唤对着他道:

这样就能理所当然的封个公主,还能听阿姐叫他一声皇兄,美滋滋。

陛下自然不是那个顾忌的人,所以只有厉王……

“你不想恢复以前的身份我可以答应你,但是这次在皇陵你救驾有功,又九死一生才护住了我和厉王,等回京之后我就让母后收你为义女……”

他说着说着顿了下,瞧着如今面容显得稚嫩了许多的谢于归,再想起自己比她大了好些岁,眼睛一转改口,

“不对,是我收你为义妹。”

“传旨回京,让礼部拟旨,封谢于归为永安公主,从即日起便是朕之义妹,回宫之后便祭先祖,昭告天下。”

谢于归看他:“你都这么大的人了,又是一国之君,孩子都满地跑了,难不成还得我跟以前一样事事守着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