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哦……”这么一说,这些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就明白了,七嘴八舌的指指说说一些自己并不懂的粗俗人名,或者是方言命名的地名。
&esp;&esp;“大娘不用忙了,我自己来就行了。”不过李清照的脚步哪里跟的上那七八岁的小子,两条小短腿紧倒起来可真是摸不到影儿,李清照跟到厨房里头,见那留着撮黄髫的小家伙已经搬来了小凳
&esp;&esp;保正的老婆子和儿媳也是里外忙活,从鸡笼子里把最肥的公鸡抓出来杀。很少见这场面的李清照还上去帮忙,结果被爪子抓破了袖子不说。还让它拍着翅膀逃出了篱笆院子。
&esp;&esp;“就是谁家的菜地庄稼长势最好,大娘可是有所听闻?”
&esp;&esp;众人在一间民房内商议接下来具体的勘察方向,把村保正请了过来询问,而李清照则是对于村中居民极感兴趣,没想到这偏远的江浙一带还有李氏族人分布,据说是几十年前从北面移居过来的,原因现在已经是众说纷纭了,她与这些大妈们聊了会儿后,就把话引到正题上来了。
早就领着田蠡一行赶往这嵊县东南外的李家村。
&esp;&esp;在几番的交流之后,村保正就带着一行人往后头小山地去了,浩浩荡荡也是有不少的人,田间挥锄的庄稼汉见了都停了下来议论,很是好奇这个世外的小村落居然也有骑马的禁军过来,这乡间的小路窄小且又湿滑,马蹄时而便滑进了田里,将播种而下的秧苗踩蔫了。
&esp;&esp;“质地好的土壤?”屋子里的村大妈们挠着脑袋颇有不解,孩子们还在嬉闹,玩着李清照带来的有些木雕玩具。
&esp;&esp;众人原路返回。桦树林里栓着的黑琮骏马由于受不住山间寒气。居然也懂得挤在一块互相汲暖,并且不断的打着响鼻,马蹄走动。等将马牵回村子后,三衙的骑卫则是喂起了坐骑,李霁李清照几个就被村保正请去了家里吃个便饭,虽说饭蔬粗糙没什么油水,但在累了一天的人眼里显然就是最好的山珍海味了。
&esp;&esp;“姑娘是尊贵人,自然是做不惯这粗活的,我这老婆子小时候可是连鸡子都不敢抓,姑娘可比老婆子好多了。”
&esp;&esp;李清照在边上不断的检验不同深度泥土的质地,结果确实是让她惊喜,越往下的挖、这土质果然越是松软。这是一个不错的征兆,众人知晓后做事的劲头显然也更足了。而随着边上泥土的不断叠高,日头也慢慢的从西面落下。由于晚上山地太过寒冷且时有猛禽出没,所以在村保正的建议下,也就暂先到此为止了,等休上一晚后明日继续。
&esp;&esp;庄稼人心疼,却又不好说,倒是李清照小声耳语了田蠡,随后几十人便都弃马步行,虽然道路泥泞,但总不至于像马蹄那般抵不住湿滑,村保正感激一番,也是带路更勤了。在转过一个小山丘后,后面广袤无垠的平野让人的心气都变得通畅了。
&esp;&esp;“几位客人说的那种土料在我们这村子里,也只有这后山地里的最像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老妪已经将鸡杀了放血,擦着围裙过来安慰李清照,又把小孙儿叫来,“锄头,去锅里头拿个粽子出来给姐姐尝尝。”
&esp;&esp;所有人都围进了上去,这片土野上栽种的作物长势比之前的要好,他们一个个蹲在了地上挖下泥土来捻弄,李清照则是将竹篮里小铲取出来撬,果然比之前的几个州县的泥质都要松软,这还是最表层的。李霁田蠡等人都是点头示意,在旁边的空地上开始进行浅层挖掘,村保正也是叫来周边一些庄稼汉过来帮忙挖。他们虽然不明白挖这么深做什么,但见县里县尉和几个衙役都在帮忙,也就不含糊了,数十人齐齐把锄头挥向这么一块方寸之地,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已经深达半人了。
&esp;&esp;“咯咯咯——”、“咯咯咯——”公鸡没命的乱爬,结果被外头正喂马的禁卫抓了个正着,又给提了回去,少女糗了一脸,洗漱了下后就干坐在外头的小柴凳上生闷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