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但在今天,只听左军大都督刘学勋开口道:“高兄,何必生这么大气?咱们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可以好好说!”
&esp;&esp;秦延文为了拉拢他,在信里开出了丰厚的条件,最吸引他的就是中军大都督的位置。
&esp;&esp;当然了,这些都是大道理,之所以他要站出来,是因为郑志阳的行为已侵犯到了他的利益。
调动!”高彦垣此刻怒火越发上扬。
&esp;&esp;“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高兄,既然事情都已经这个样子,何不顺水推舟?”
&esp;&esp;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两方将陷入分庭抗礼的局面,未分胜负之前是别想调兵了。
&esp;&esp;里面吵嚷个不停,外面等结果的官员们,此刻却是急得要死。
&esp;&esp;面对高彦垣的问题,其他人都默不作声,他们此刻都自诩为中间派,实际上干的却是在骑墙。
&esp;&esp;而这一切,只有王远山自己心里明白。
&esp;&esp;就在昨天,他收到了一封信,一封内阁次辅秦延文的信。
&esp;&esp;里面争执不下,就逼得郑志阳狠下心,和刘学勋联合强行发布军令。
&esp;&esp;“我们公侯之家,本可超然物外,何必要踏足政斗,染上一身污泥!”
&esp;&esp;“高兄,我已经说过了,我是遵照旨意调兵平叛!”
&esp;&esp;所以,王远山不是在帮高彦垣,恰恰相反他是盯上了对方的位置。
&esp;&esp;不只是高彦垣纳闷,其他三人心中也十分不解。
&esp;&esp;没错,朱琇胤把朱琇麟当做叛贼,朱琇麟就可以把朱琇胤列为叛贼。
&esp;&esp;这对国家来说是有害的,对勋贵集团也是有害的,高彦垣自然要阻止。
&esp;&esp;“老郑,你可真行啊……”
&esp;&esp;他们两家在军中根深蒂固,总有一些嫡系会听令而行,如此也算对得起吴王了。
&esp;&esp;说到这里,高彦垣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斥道:“你们是不是想造反?”
&esp;&esp;“哦?那你来说说,是他郑志阳错了,还是我错了?”高彦垣冷笑问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esp;&esp;五军都督互相牵制,今日这事儿能越过他直接办成,就说明郑志阳拉拢了其他人。
&esp;&esp;但这其中的纠葛,高彦垣又岂能想到。
&esp;&esp;此刻,高彦垣心中也很纳闷,王远山一向不怎么掺和事,这次怎么帮上了自己。
&esp;&esp;昨天圣旨就要五城兵马司戒严城内,被高彦垣得知后极力所阻,谁知今日却有人直接调兵打仗去了。
&esp;&esp;这时候开口的,是右军大都督王远山。
&esp;&esp;他们都是秦党的官员,此番前来就是督军来的,现在他们只希望能越快调兵平叛为好。
&esp;&esp;说完这话,高彦垣目光扫向了其他几人,随即道:“你们也和他想的一样?”
&esp;&esp;高彦垣看得很清楚,眼下局面是朝中两大派系斗法,和他们这些与国同戚的殉国毫无关系。
&esp;&esp;高彦垣脸上冷色更甚,只听他道:“顺水推舟?现在你们敢调兵马司,接下来岂不是要动用禁军?”
&esp;&esp;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谁赢了谁就能洗白,并将对手踹到耻辱柱上。
&esp;&esp;勋贵家族也是有竞争的,高家到如今已经做门面三十多年,想取而代之的家族不在少数。
&esp;&esp;他们五个人关起门来,有什么想法自然可以敞开了说。
&esp;&esp;主动牵扯进去,让军队参与进政治斗争,只会扩大争斗规模,造成更大程度的动荡。
&esp;&esp;“诸位,何必要闹成这样,我倒是觉得……高兄说得有理!”
&esp;&esp;有他声援高彦垣,局面一下就发生了变化,让郑志阳和刘学勋不得不考虑,铤而走险成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