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大战过后,萧持与军师蔡显等人选择了位于黄河流域腹地的豫州作为兴兵之所,豫州辐射南北,可联络八方。
听萧持这么说,翁绿萼执箸的手微顿。
瑾夫人憋回去一个一言难尽的眼神。
杏香见她担忧,建议道:“不如给君侯传个信儿,让君侯拨些卫兵出去找吧?”
哪怕是先生个女儿出来也好啊。
说来也是奇怪,翁氏女独承雨露那么久,也没见有个喜信儿传出来。
不等萧持说话,瑾夫人已经下了决定:“叫你媳妇儿跟着一块儿去吧。有她照顾你,我也放心些。”
这样的事,她们几个妇道人家帮不到什么忙, 只能在家里干着急。
别当她是傻子!奉谦舍得让他捧在手心里的人亲自收拾行李,糊弄鬼呢?!
萧皎得到消息匆匆赶到中衡院时, 萧持已出了城,带着人秘密围住了流云寺所在的南山。
竟是长房的萧珏将瑾夫人和愫真绑去了。
他意在天下,如今的平州在军事一道上的职能已经不能再满足他。
不过萧持虽然拒绝了她,却也铺好了台阶,瑾夫人见好就收,表示她自己去也成。
看着萧皎发白的面孔,翁绿萼给她倒了一杯苓桂术甘汤, 轻声道:“我与萧珏的接触虽不多,但相较于萧程,萧珏当时掳走我时, 并无被仇恨折磨得偏执疯魔之态, 还算知礼。此番他潜入流云寺, 劫走老夫人和愫真, 应当是为换回他的耶娘弟妹,既如此, 他应当不会让老夫人和愫真受苦的。”
但直到当日晚了,还不见瑾夫人一行人回府,翁绿萼觉得有些不对劲,瑾夫人带着愫真一早就出发去流云寺,如今暮色四垂,怎么着也该回来了。
翁绿萼只做不知。
那儿的菩萨灵验,她再多添些香油钱,好让菩萨保佑他们萧家快些有个男丁。
不过她还记挂着翁氏女迟迟没有怀孕的事儿,便提出想带着她去平州城外的流云寺上香进福。
外孙女儿孝顺懂事,瑾夫人脸上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她得多在菩萨面前替舅舅和小舅母祈福美言。
“为什么是愫真呢?这个孩子,自小多灾多难, 从前被徐中岳那个贱人当成和别人幽会的幌子,数九寒天,一个才六七岁的小娘子跌入冬湖里,
举兵去往豫州,也是萧持打破原先‘天下三分,东看裘王,中原皇室,南有萧候’之言的第一步。
翁绿萼点头,却见郭管事面色凝重地过来,将尾端附着一封信的一簇箭小心翼翼地递给她。
这夫妻俩若再是天南地北、聚少离多,只怕她连孙女儿都抱不上了!
翁绿萼拆开信一看,眉头紧皱。
儿子才回来就又要走,瑾夫人很舍不得,但她随即想到什么,忙道:“你一个人去豫州,忙军营里的事儿已是十分辛苦,总不能再住在军营里,和将士们同吃同睡吧?那多亏身子。”
萧持捏了捏她羊脂般软滑细腻的手,觉得有些凉,又放在手心替她捂了捂,至于瑾夫人说的话,他不假思索地替翁绿萼否了:“她手脚慢,东西又零碎,收拾起行李来不知要多久。启程去往豫州之事耽搁不得,此事便罢了。”
萧皎叹了口气:“我知道, 但……”那张英气妩媚的脸庞上罕见出现了一些脆弱之色。
萧持难得从善如流地附和母亲的话:“阿娘说的是,既如此,就叫她跟着一块儿上路吧。”
瞧这语气十分勉强,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美呢。
瑾夫人被噎了噎。
萧皎笑着和翁绿萼递了一个眼神。
徐愫真到底心软,见外祖母落寞,连忙表示她也想去。
隔日一早,瑾夫人就带着愫真和刘嬷嬷一行人去了流云寺。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