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乾清宫。
&esp;&esp;姜峥已经从软塌上起身,正在书案前笔走龙蛇,虽然须发皆已花白,却依旧意气风发,比起年轻时鲜有老态,更多出了几分睿智精明。
&esp;&esp;曹公公立于书案旁,静静地看着皇上,脸上也带着一丝笑意。
&esp;&esp;皇上……好像也很久没有这么轻松了。
&esp;&esp;不一会儿,姜峥便放下了毛笔,上品的宣纸上面,已经多出了十七个苍劲有力的名字。
&esp;&esp;这些名字,曹公公都认识。
&esp;&esp;因为这些都是尚未出阁的公主。
&esp;&esp;姜峥看了看自己的字迹,颇为自得道:“大伴儿,你看朕的书法没有退步吧?”
&esp;&esp;曹公公赶紧说道:“任谁看了都会觉得皇上书法日益精进,哪有退步的道理?”
&esp;&esp;姜峥微微一笑:“你说,赵昊那个小子,会选哪个公主?”
&esp;&esp;“这……”
&esp;&esp;曹公公在十七个名字上面扫视了一眼,他也不知道赵昊会选哪个,但他已经猜出了皇帝想让赵昊选哪个。
&esp;&esp;他笑了笑:“赵昊这厮,今日喜少女,明日喜人妇,奴婢哪能猜出他的脾性?”
&esp;&esp;猜出来的!
&esp;&esp;但他不敢说!
&esp;&esp;姜峥哈哈大笑:“我都忘了,这个臭小子还是个博爱的主!”
&esp;&esp;皇帝笑,公公怎么能无动于衷,便咧着嘴在旁边赔笑。
&esp;&esp;……
&esp;&esp;翌日清晨。
&esp;&esp;天香阁。
&esp;&esp;花船上。
&esp;&esp;孟龙堂伸了一个懒腰,虽然腰酸背痛的,但看着怀中的佳人,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
&esp;&esp;跟着赵昊混,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esp;&esp;昨天晚上,他和周九奉一起,应杨妈妈的邀约,来了天香阁的诗词鉴赏大会。
&esp;&esp;两人虽然是大老粗两个,但他们的后台是谁?
&esp;&esp;赵昊!
&esp;&esp;这次诗词鉴赏,鉴赏的是谁的诗?
&esp;&esp;赵昊!
&esp;&esp;以赵昊的贴心,把真迹给他们的同时,怎么可能不附赠两篇诗词赏析?
&esp;&esp;凭借着“原作者”提供的诗词赏析,兄弟俩在诗词鉴赏大会上大杀四方。
&esp;&esp;虽然还有一些文人骚客赏析得更邪乎,好像比赵昊这个“原作者”赏析的都唬人。
&esp;&esp;但……
&esp;&esp;小爷有真迹啊!
&esp;&esp;啥也别说,昨天晚上兄弟俩就是最亮的仔。
&esp;&esp;就比如孟龙堂怀里躺着的这个,就是京都中颇有名气的小花魁,很多公子哥花了大价钱都很难与她共度春宵的美人儿。
&esp;&esp;就为了赵昊的一篇真迹……
&esp;&esp;啧啧啧!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