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武好文笑笑,“他在东海国就怕老婆……你该知道东海王是没有侧妃的吧?”
&esp;&esp;而武好古也挺忙的,先是祭拜亡父武诚之。武老头埋在云台仙山上,很不错的风水,就是潮了一点,估计后世从事倒斗事业的人们很难从他的坟墓中挖出什么好东西了……
&esp;&esp;按照他的说法,这新周东宋其实是一家人!
&esp;&esp;“真的假的?”武好古眉头皱皱,“赵楷就那么没用?都听老婆的话?”
&esp;&esp;也是武好古号召他们一块儿组团来海州、徐州找投资机会的。
&esp;&esp;所以这些天,他们就在徐、海二州各处考察,拼命寻找着发财的良机。
&esp;&esp;其次是黄河夺淮后,淮河的通航能力就大大增强了。只要不经常泛滥,对淮河流域的发展还是有利的。
&esp;&esp;虽然徐海二州的资本家跑了不少,又遇上黄河、淮河泛滥,又遇上运河系统支离破碎。但是发展的基础还是有的!
&esp;&esp;所以在武好古的设想中,徐州、海州还是有可能替代天津,成为大周共和国新的经济中心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是你的闺女美娘!”武好文笑吟吟道,“东海国举兵和南迁都是美娘的主张,到了江宁后又是她张罗着十三州合众立国。出席十三州制宪会议,去和诸州代表谈判的也是她。
&esp;&esp;两者结合,再加上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无疑就是巨大的生产力。
&esp;&esp;所以江南那边,其实是二圣临朝!说不定咱家要出第二个女皇帝了!”
&esp;&esp;他是奉命去江南见赵楷和武美娘,安排南北和谈的。
&esp;&esp;首先是海州的盐场、港口,徐州的煤矿、铁矿还在。而且一部分技术工人也没跟着走。只要有足够的投资下去,这些产业都能救活。
&esp;&esp;“是谁?”
&esp;&esp;再次是徐、海二州仍然可以依托中原和淮南——前者有充足的人口,后者又足够的粮食。
&esp;&esp;装完孝子,武好古的弟弟武好文就从江南回来了。
&esp;&esp;武好文摇摇头道:“大哥,在如今的江宁府,真正掌权的可不是东海王。”
&esp;&esp;而武好古本人,实际上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易商会、武装海商也都是他们的人。
&esp;&esp;堂堂一国之君,就一个老婆……这还不说明问题?
&esp;&esp;这个意思,跟着武好古南来的这些商人,也都是知道的。
&esp;&esp;“也不是她想出来的,大势如此而已。”武好文道,“十三州合众为国的基础就是东南诸商市
&esp;&esp;武美娘固然貌美,但也没到可以颠倒众生的地步。而且她的性格比较强势,心思也不在迷惑男人上面。
&esp;&esp;“一家人?”在一座可以遥望云台山色的阁楼中,武好古笑着问兄弟,“东海王还认我这个泰山?”
&esp;&esp;武好古想了想,“美娘做的不错啊……十三州合众为国,是怎么想出来的?”
&esp;&esp;毕竟天津存在一个多月的界河封冻期,对于贸易港口而言,是不大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