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诵目送着她离开大殿后,这才转头朝皇帝道:“父皇放心,那领队的尹柏寒是杭州尹节度使的嫡次子。这次叛军作乱,尹家出了不少军资协助江南的军士,所以江南至今仍是太平的。这人是值得信任的。”
&esp;&esp;李诵自然是明白了她的意思,当即便笑道:“那些士兵你自不必担心,我已经安排人送了饭食和水过去,等天黑了,朱泚的队伍离开后,他们便会自行离去。”
&esp;&esp;“李怀光毕竟是征战多年的老将,着实厉害……”李诵轻轻叹了口气,随即跪下身来道,“儿臣驽钝,不能救父皇于水火中,实在愧疚!”
&esp;&esp;皇帝慌忙丢了手中的书卷走下台阶来亲自将他扶起。“吾儿说的这是甚话
&esp;&esp;李诵听言,思索了片刻道:“也罢,他们也都是我大唐的忠义之士,就让他们藏匿至明日吧。”随后,他朝旁边的太监招呼道:“你去安排一下,让人送点吃食过去犒劳一下他们。”
&esp;&esp;玉如意听言,缓缓起身,却没走,只是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李诵。
&esp;&esp;那太监刚要出门,又被李诵喊住,他朝那太监走了几步,在他耳边低声道:“你去好好看看,那些人有没有什么异动,随时回来向我汇报。”
&esp;&esp;玉如意见他眉目淡定,不像是有所隐瞒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福身行礼。又朝皇帝叩拜告别后,这才跟着那小太监离去。
&esp;&esp;皇帝听言,一直阴沉着的脸色终于缓了缓,有些疲惫的看向李诵道:“知道了……城外境况如何?”
&esp;&esp;可是,说完后,却见李诵并没有多的反应,她想了想,又急忙补充道:“三郎之前并未告知民女到底是要救什么人,只是说要救一个极为尊贵的人。我万万没有想到是……”玉如意顿了顿,随即道:“若是我知道,我是断然不敢随意带人钱来的!”
&esp;&esp;“民女明白。”玉如意点头道:“只是现在外面朱泚搜山怕是还没有结束……民女恳求让他们就在密室中藏匿一夜,明日探查过后再离去可好?”
&esp;&esp;“是!”太监应声离去。
&esp;&esp;须臾,太监回来了,在李诵耳边耳语了几句,李诵那深拧着的眉头才缓缓舒展开来。随即便对玉如意道:“玉娘子奔波劳累数日,想必乏累至极了……这样,小冬子,你带玉娘子去后面,寻一间干净的厢房让她好好歇歇。”
自己的亲卫队的,不需要她带人,她的作用仅仅是带路而已。可是,现在她却带了百人的士兵过来。肯定会让太子有所怀疑,而皇帝此时,显然也皱紧了眉头,目光有些闪烁不定。
&esp;&esp;玉如意说完这番话后,大殿里又恢复了宁静。
&esp;&esp;李诵和皇帝两人互相对视着,似乎在用目光交流着玉如意话里的可信度,好半天后,皇帝微微一点头,李诵这才轻轻吁出一口气来,走到玉如意身边,将她扶起,笑道:“玉娘子的苦心,父皇和我都了解了。只是那队人,着实不能留着随驾。”
&esp;&esp;玉如意心知,此时必须说实话。且不说什么欺君之罪的问题了,只要她言语里有半分漏洞,那密室里的百余人怕是瞬间就没了性命!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是!”
&esp;&esp;于是,她慌忙跪下来,对李诵道:“事出有因,太子请听我说!”随即,她将出城遇到尹柏寒队伍,而后又在林子里被朱泚队伍搜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了李诵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