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们在这里闹,围观者也是渐渐多起来。长安左门附近,正是官员上朝和入衙门办事的必经之途,所以隔了一会儿,不仅围观的小吏和禁军多起来,便是驻马观看的官员,亦是不少。
&esp;&esp;这些开革吏员都是世家出身,一个个膀大腰圆,身形健壮,而锦衣卫学校毕业的十之八九是寒门出身,营养不良,发育不佳才是主流……两边要是打起来,恐怕彭时这边更加吃亏了。
&esp;&esp;现在关系到自己饭碗,为了要挟,连登闻鼓都拿出来吓唬人了。如果是换个脊梁骨稍软一些的,怕就立时要软下腰来。
&esp;&esp;但置之不理,眼前这情形也不是个事,闹将开来,也一样没有脸面。
&esp;&esp;二三百人,都是穿盘领戴四方平定巾,丝带布履,典型的吏员打扮,以往这些人虽然奸滑可恶,但遇到绯袍玉带的也是极为恭敬,离的老远,就躬身弯腰,不敢抬头。到现在,彭时才领略到传说中的滑吏之可恶!
&esp;&esp;他在张佳木面前拍着胸脯保证,编制新官制,不论是沙汰涮新,还是补用新人,肯定会一秉大公,绝不偏私,也不畏难。
&esp;&esp;此辈熟知律令,稍有不满就敢要挟上官,彭时以前执掌的都是清水衙门,吏员们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犯不着和上官过不去。
&esp;&esp;就算如此,那些闹事的吏员也知道是这些人抢了自己饭碗,早就在怒目而视。
&esp;&esp;一家老小,全凭着这身衣服吃饭,而且,为吏时间久了,总会得罪人。因为他们的吏员身份,里坊里有势力的也要卖几分面子,因为是家传世袭,百年之下,得罪的人当真不知道有多少。
&esp;&esp;但现在看来,人家评价自己的看法倒是丝毫不错:服官二十年,犹是一书生耳。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彭时已经是满头大汗,原本顺当的公事,谁料想居然会出这种乱子!
&esp;&esp;而环顾四周,除了自己的几个心腹手下外,刚借调来的吏员都面有愤色,但他们多半是锦衣卫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经验浅,年纪也小,就算想说什么,也是人微言轻,所以只能避在后头。
&esp;&esp;……
&esp;&esp;所以现在就是彭时斥责,这帮吏员也是寸步不让,丝毫没有退避的打算。
&esp;&esp;他面红耳赤,以自己的身份和一群小吏争吵,那是大失体统,传扬开来,这次辅的位子是不必再干下去了。
&esp;&esp;在他看来,一是一,二是二,依足规矩律令来办事,则自然而然顺当,绝不会有什么差错。
&esp;&esp;以往有身份护着,倒还不惧,但现在被革了职,想想将来,自是不寒而粟!
&esp;&esp;“哼,本官奉命办事,”彭时看着众人,连理也不理那攒吏,只冷笑道:“只知按律办事而不知其它,尔等现在散去,犹自好说,如果再愚顽不悟,恐怕更有大祸在前头等着!”
&esp;&esp;对这些小吏来说,开革就是最大的祸事了。
esp;&esp;眼前这么多吏员,虽然开革,但仍然是如此嚣张,彭时心中亦是不觉大怒!
&esp;&esp;至于一伙奉调来的官员,则是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