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1/2)  穿越成科举文里的极品继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安亲王的做法,楚佳璇不予置评,只是对和颐这个不讨喜的堂姐有两分的怜悯而已。

嫁给那样的一个人,等皇伯父开始对恪郡王动手时,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

不过……

“那个阿父,你要不要提醒一下皇伯父,小心些别玩儿过头了,别到时候尾大不掉真的闹出事来。”

可别以为皇上就能掌控一切,历史上玩翻车的皇上多的是,就比如说康熙时的九龙夺嫡。

襄亲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让林见顾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林见顾道:“我看过王爷列出来的名单,里面多数都是举荐出仕,入仕后无甚政绩之人。而少数几个有能为全都出身大族,族内势力在祖籍已经有了当年世家之势,本身在朝堂上就是皇权需要摆脱或打击的对象。”

襄亲王笑着点头。

“没错,放心吧皇兄很有分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对象都是这种人,而少数几个真的被从龙之功迷了眼的,皇兄也给了敲打,真的不知死活,那被一起收拾了也活该。”

楚佳璇终于懂了,所以她大伯这是把一个野心勃勃不听话的儿子扔出来钓鱼,把该收拾的人都趁此机会给处理了是吧。

说起来这个世界里因着历史在唐明皇那里有了重大转折,没发生藩镇之乱,没有五代十国中一代代末帝被手下大将夺了皇位,所以承袭了大唐江山的大梁没有如大宋一般重文轻武,将科举看的无限高。

再加上汉唐留下的遗风,察举或是蒙荫出仕在大梁朝并不受歧视,而且在开国时,这种举荐入朝的人着实出了许多的名臣良将。

而按照律法,三品大员便可举荐人才,也可以在死后蒙荫家中子弟。

刚开始时还好,可人都有私心,随着时间发展,察举这种比起才华更看重出身的方法就成了官员大族们彼此勾连的好途径。

你家有个才华不出众,大概率没法得到功名的儿子?

没问题,都是同僚,我给你举荐一下。但是我这有个不出色的侄子,你看能不能也帮个忙举荐一下?

如此入仕的庸才自然不可能做到高位,但是五六品的小官靠着家族的势力还是当的。

别看这官听起来小,但是许多二甲进士一辈子都在七品的位置上升不上去,就能看出这情况有多大问题了。

皇上自还是太子时起就发现了察举的弊端,但是彻底废除这种制度等于和所有当官的为敌,皇上自然不敢直接下旨,只是增加了科举的名额,拔高了对举荐者的要求,但是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

所以皇上这是干脆打算以夺嫡为借口对察举出手了。

楚佳璇感慨了一下安亲王这迟来的野心,然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