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文人皇帝儿女情长(2/4)111  诗与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夏文闻言再一次点头,这回他是真的放心下来了。

&esp;&esp;青山徐家镇里,欧阳文沁捧着徐杰的书信,哭得梨花带雨,此来不只是徐杰的书信,也还有欧阳文峰的书信。

&esp;&esp;有些事情是靠着智慧可以解决的,有些事情必然是要靠经验来解决的。大多数事情,更是靠智慧与经验一起来解决的。

&esp;&esp;夏文听得徐杰这么一语,倒是放心了许多,点头答道:“是朕错想了太师,太师若是这么谋划的,备战之事,当是应该。还得与室韦人好好谈谈。”

&esp;&esp;欧阳正去世的消息,总是瞒不住的,也不可能再去多瞒着。

&esp;&esp;徐杰听此一语,心中有一语“还能怎么谈?用刀枪去谈”。但是徐杰并未把这句话语说出口,而是说道:“室韦人里总有几个聪明人,二十年前那场大战,也把他们打疼了,而今也不过刚刚恢复元气,想来也会投鼠忌器。”

&esp;&esp;徐杰送走夏文之后,站在公房门口,轻轻叹了一口气。

&esp;&esp;从古至今,乃是以后,所有的读书人、知识分子。或多或少都有这种下意识思维,这种思维还会导致一种思维,就是认为可以与所有人用道理来解决问题。

&esp;&esp;徐杰笑了笑,答道:“陛下,岂不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拓跋野心大小,就看我们与室韦人打成什么局面了。”

&esp;&esp;提笔书信,徐杰慢慢遣词造句,把书信写得恳切、真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便是想把这两个老头再一次请回京城里来。

&esp;&esp;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徐杰一个人想玩转,事无巨细,实在吃力非常。

争。却也只有如此与这位陛下去说。

&esp;&esp;夏文低头一想,恍然大悟,又连忙说道:“那就更不能轻启战端了。太师准备如何与室韦人谈?”

&esp;&esp;老奶奶慢慢走来,问了徐仲几番,走进了厢房之内。

&esp;&esp;这个国家,真的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了,徐杰有一种孤木难支的感觉,甚至连一些大事都找不到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商量。

&esp;&esp;徐杰忽然想起了两个人,谢昉、刘汜。

&esp;&esp;心中大概是知晓,夏文当一个和平盛世之君,应该是胜任的。只是这和平盛世该如何来,任重道远。

&esp;&esp;天色不早,云书桓进了公房帮徐杰掌灯,不得片刻又端着热水进来给徐杰擦脸。

&esp;&esp;老奶奶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去京城

&esp;&esp;徐仲站在厢房之外,听着欧阳文沁哭得死去活来的声音,唉声叹气不止。

&esp;&esp;文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会下意识认为,世间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讲清楚道理的。

&esp;&esp;毕竟徐杰自己,也不过是个新手。

&esp;&esp;徐杰却加了一语:“陛下,只与室韦人谈还不够,还得与拓跋人谈谈。”

&esp;&esp;徐杰想要夏文保持着这份忧国忧民的思想,但是徐杰也想在以后让夏文去了那些文人的天真。

&esp;&esp;夏文闻言又问道:“太师,拓跋人当真也想与我朝开战?拓跋小国寡民,岂敢有如此野心?”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公房里进进出出的官员,一刻也不曾停歇。

&esp;&esp;如此,夏文也不再多言太多,不得多久便往皇城而回。

&esp;&esp;徐仲其实早两天就收到了这个消息,他是想瞒的,书信来了,自然也就瞒不住了。

&esp;&esp;徐杰知道自己经验不足。那些相位,徐杰留着,只待来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