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懂对方的意思,眼下,他们不适合住在这了,反正要走,那就趁早走吧。
这是记忆里,父亲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那个他最温暖的家,从此便没有了。
“阳阳他妈,你说这事儿整的……现在这个警戒线一拉,你们住哪去啊。听说你们桥南的平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要不要我今晚就送你们过去啊。那个……明天有个重要客户过来参观,你们在这儿,警察老过来,我这生意没法做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那我收拾收拾……麻烦你帮我们拉点东西过去……”
母亲两眼无神,无暇其它,但也下意识推掉了那些钱。
不知过了多久,警察终于走了,石材厂老板也来了。
说着,石材厂老板从怀里掏出1000块钱,塞给荀阳的母亲。
丈夫亲手做的家具,自己手工缝制的碎花围帘,儿子上周刚换的电灯泡,她一件都没有带。
“‘冬阳’这个词儿好,阳阳,你看,冬天再冷也会有阳光,午夜再黑也可以有光亮。冬天的阳光可以消解冰雪,午夜的灯光可以赶走黑暗。”
可是父亲失踪了,再也没有回来。
车启动的时候,荀阳透过车窗看着那间承载了他所有温馨记忆的暗室,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那个不被人放在眼里的小仓房,是他第一个家,也是他最后一个家。
受害人可以清晰地说出父亲下腹处黑痣的位置,还有父亲作案后遗落的外套;就算没有这些,那对化验出来有父亲和受害人指纹的金耳环,和父亲的“畏罪潜逃”,说明了一切……
荀阳已经不敢去学校,同学们喊他强奸犯的儿子,他们拿父亲刻的小石雕砸他。
大脑一片空白。
石材厂老板一听,立即抬起警戒线,冲进去开始搬运大把的物件儿到他的皮卡车上,恨不得一次性全部搬完。
“那灯坏了咋办。”
越来越多的人证表明,父亲最近的确在四处借钱,有充分的抢劫动机。
“这是我一点心意,不管老荀有没有事,你们都不用还。当然,咱们都希望老荀没事。”
“那就……在心里开出一束光。心里的光不灭,前面的路就不黑。”
他希望父亲能快点回来,洗清嫌疑,他们一家人虚惊一场,高高兴兴地住新房子。
父亲这次出门之前,荀阳正在家里的“小太阳”下念那篇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大概是看着在暗室的灯下刻苦好学的儿子,心里感慨,父亲借着课文的题目忍不住多说两句。
他们一家人没多少东西,一车都没装满。
他杳无音信,已经10天了,什么样的传言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