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尹惜霜的父亲是宁王妃胞弟,也是翰林院的大学士,席上众人不禁对尹小姐的学识文才大加赞赏,其中也不乏恭维之辞。
好在午后另有安排,诗会一结束,宁王便领着众人游览福园,赏花踏青。
这时,有人提起周词来,说他也不简单,是今年殿试第四,仅次于探花,论诗文恐怕并不输前几名。
么只身赴宴,没把夫人带来?”
晴光袅袅入帘栊,翠色蔓蔓十二峰。
陈秉元没说话,默默在旁听着,心里也觉得奇怪。
刘氏诧异道:“就她一人?”
宁王妃和他对看一眼,笑道:“我与宁王各有偏爱的一方,但二人在文采和巧思上确实不相上下,所以我们破例评出了两位魁首。”
待他们全都写完,宁王和宁王妃拿过纸稿一个个细细看下来,偶尔还拿给国公府老太君评论一番,最后选出了几份不错的定最终名次。
“丫鬟小厮和护卫都带着。”
紫燕衔泥筑旧垒,芳菲绽处迎新容。
先前小满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实行不通,洒扫的婆子还在官舍干活,一个大活人,在不在舍内当然瞒不过她的眼睛。
刘氏仍觉惊奇,怎会有女子带着下人独自出去长途跋涉的,他竟也放心?
一弯碧峡情丝渡,两岸桃花娇颜红。
云为鬓髻霞作妆,却下瑶台会襄王。
约摸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二人有了定夺,所有诗作先在众人间传阅赏看了一圈,随后宁王宣布第三和第二名,到魁首时他却笑而不语,同时指了两份。
陈秉元此刻觉得脸上有光,带头鼓了几下掌,周词的诗其实是宁王选中的,他面带笑意不由点了点头,于是旁几个也跟着拍手叫好,倒把他弄得有些不自在。
事就这么定下了,公子小姐们逐个到正中的书案上挥笔泼墨,周词落在后头几个,稍想了想就提笔作了一首七律。
周词搬出了预先想好的说辞:“内子喜好游山玩水,刚到夔州没几日便嚷着要四处走走,现下可能在别的县游玩吧。”
席间丝竹乐舞,弄盏传杯,有人提议不如以“春”为题办个诗会,众人一听,不由兴致盎然跃跃欲试起来,国公府的老太君说由宁王和宁王妃做评判,让年轻一辈的比试,年长的就吃吃茶看他们的热闹就行。
大家顿时交头接耳,猜测是哪两人获此殊荣,一阵议论过后,怡风楼静了下来,宁王的目光往宴席尽头望去,亲口点了周词的名,而另一位魁首便是她母家侄女尹惜霜。
国公府那两个小姐都刚及笄,天真烂漫,周词的诗作正传到她们手里,于是其中一个就举着纸大声念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