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1/2)  我一张嘴你可能会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凡人不知道功德、不知道神格,但他们每天却仍是在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如果真的像吴言所说的那样,把功德具象化、物化了,那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张叔不知道吴言这个想法是他脑子里的真实想法,还只是嘴上臭贫一下的,但这种想法不可取,得很明确地跟吴言说——这种想法是错的。

吴言没有躲,只是闭了嘴,一声不吭的。

张叔一开始,觉得吴言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可后来才渐渐发现,这块璞玉未免也太难雕了吧!

原生家庭给吴言造成的影响真的不小,而最初,张叔虽然发现了吴言的异样,但却总认为孩子还小,是能够掰正的。

然而,最让张叔没有想到的是,他选择把吴言送到余家去学习术法的那几年,没有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看好,等到吴言回来了之后,整个性子都变得……

很难形容。

以前是一眼能看透的性格,却不知道他是在余家经历了什么,就给硬是变成了那种很难猜测的样子。

如果不是因为张叔认识吴言在前,恐怕也要被吴言后来的样子给糊弄过去。

余清澜一看张叔这么生气,也不敢说话了。

说真的,他刚听完吴言的话的时候,也觉得吴言的形容没有毛病。

按照张叔所说,天道早已自顾不暇,也没办法再赋予新的神格了,但功德却仍是源源不断。

这跟打空头支票有什么区别?

可仔细一想,功德这种东西,普通人又不知道有!

只有他们这种身在玄门之中的人才隐隐听过罢了。

这也就意味着,普通人做好事,根本就不是为了功德,自然也不是为了获得神格和神骨一类的东西啊!

余清澜偷偷看了吴言一眼,见吴言此刻正面无表情地站在张叔面前,听张叔说着话。看起来很认真,边听边点头,就差拿本本子再拿根笔,当场做笔记了。

余清澜还没来得及深思自己脑中一闪而过的异样,就听到张叔气急败坏地说:“人生在世,所求无非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张叔是越说越气,在心里也把余家人骂了个狗血喷头。

当然,现在已经是吴家人的余清澜除外。

之前,他把吴言送到余家之后,学籍自然而然就转到了蜀中那边。

而余家自己办了一所学校,里头的学生大多姓“余”,或者跟余家多少有些联系的。

像吴言这样的也不少:主要是现在余家在华夏玄门之中算是领头大哥,所以大多数的那种小世家、小家族也都会把子侄送到余家去。

哪怕吴言后来考到了京大,但张叔此时此刻却很真情实感地怀疑——吴言选理科,肯定是因为政治学不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