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不相关,甚至后宫不再进人其实对现有的嫔妃也是有好处的。
惠嫔自己儿子都成婚有孩子了,她早就不侍寝了,也不在意这个了,现在觉得这些事都没什么要紧的。
机械的东西多了解一些,十一阿哥又喜欢琢磨天象了。
宜嫔哦了一声,心里想着,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呢。皇上原来是这样痴情的人。可想想前头几位祖宗,宜嫔又觉得不稀奇了,列祖列宗里头,也不是没有情深似海的皇帝的。
康熙知道宁寿宫的事情后,直接去宁寿宫接瑶令,为的就是堵住太后和贵妃的嘴,不想叫她们再将选秀的事情拿出来说。
康熙把瑶令带走,把给瑶令诊脉的太医也一并带走了。
这大概就是家传了。
观测天象,这也是需要勤奋和天分的。
孩子们平平安安的长大,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这也很好。
性格品性一无所知,这些都是可以装出来的。若是再有一个佟佳氏怎么办?
十一阿哥对机械的东西着了迷,这方面自然还是西洋那边的东西更多一些。康熙瞧着三阿哥似乎也听喜欢的,就让兄弟两个与几个他瞧着还不错的西洋传教士多多接触。
康熙从前是舍不得瑶令难过,现在是难以想象自己会再去亲近旁人。对于秀女们来说,他是皇上是帝王天子,可对于他来说,秀女们也是陌生人。
年轻的秀女们进宫,诚然她们确实有着好面貌和年轻的身体,但是那颗心和他太过遥远了。
宜嫔现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服气的。若要换成她,她觉得自个儿可能做不到这一点。她当年也不是没得宠过的,只是给了她那么些时间,她不是也没能留住万岁爷的心么?
现在宜嫔提出来,人人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了。
但充盈后宫作罢暂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康熙过往年幼年少的经历造就了他谨慎不肯吃亏的心性,不愿意再试探什么人性了。
康熙雷厉风行的态度和话语,让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太后和贵妃的身上,被康熙的话震慑到了,就没有注意这些事了。
-
实则康熙心中也确实是这样想的,阖宫上下,也只有瑶令一个人是最知心知意的。
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法,选秀照旧是为皇室宗亲赐婚联络感情的。
甚至连争宠都争不过嘉妃。
康熙向来不会拘束十一阿哥的兴趣,这孩子既然喜欢,那就多看多研究,能学一点是一点了。
惠嫔一针见血地说:“万岁爷都说了,秀女们年轻不懂事,不会伺候人。万岁爷眼里心里只有一个嘉妃。你说都这样了,自然是以后都不会再选秀女充盈后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