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后无事,太后,明月和朱祐樘同时松了口气。
皇上抚着她的背,柔声安慰,“不怕不怕,有朕在此,不怕。”她的情绪在安抚中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日,钦天监的大法师奉皇命,来到皇后的凤仪殿驱鬼,因为明月一直伺疾,所以也陪在侧。
其实即使没有违禁的东西她也不能用,不过还是要看看的好。
最后明月看着那触手发热的荷包,那里敢要,只能故做警惕的吩咐冰含,“去找太医看看,这里面有没有违禁的东西。”
太后赞同的点头,“祐樘说的有道理。还是祐樘想的周到,嗯,皇上你看呢?”太后说着去看皇上。皇上点头,“这事明天就办。”
这时朱祐樘在一边建议道:“不如请钦天监来宫里做场法事驱鬼吧,赶走邪气和不干净的东西,让皇后娘妨安心,也让众人心安。”
缓了半晌,皇后瞪大眼睛,继续说道:“听到臣妾的喊声,宫女太监们都赶了过来,结果却什么都没见到。你们说不是鬼,会是什么?”
“等等。”明月想来想去接过荷包,将里面的朱砂倒了出来。只见那朱砂呈颗粒状晶体,颜色鲜红,有光泽。拿起闻了闻,也没闻到什么特别的味道。
见她这个样子,属实是吓的不轻。明月问旁边的太医,“皇后的身体要不要紧?”
知道桃符是避邪的东西,明月像看文物一样仔细观瞧。只见两块桃木牌上分别刻着坦胸露背,黑髯虬须,头生两角,凶神恶煞样的男子。她触手只觉得掌心一热,赶紧松开,心里突突跳的厉害。
冰含善解人意的拿起荷包,“既然这样,那奴婢将它扔掉便是。”
冰含很快就回来了,摒退左右报告道:“娘娘,经太医检验,大法师留下的荷包里只是些辟邪的朱砂。”
太医躬身道:“回淑女的话,皇后娘娘受惊过度,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好在娘娘身体底子不错,虽然惊吓五脉气涨,心脉不稳,不过服几副药好好静养,应该无碍。”
“太后,皇上,有鬼,真的有鬼……臣妾刚刚睡着,就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接着……接着……”她的眼前仿佛又现出了刚才那厉鬼的样子,于是惊恐的扑到皇上怀里,抓着皇上的衣服,惊惧的哽咽,“接着一个披头散发,满面是血的白衣女子,站在窗外,向臣妾笑……”
心情烦闷的将荷包往桌子上一掷,逆着阳光,看到荷包上腾起了一层灰雾。她心中一动,立即拾回,“冰含,拿剪刀来。”
“淑女,你在想什么?”冰含见她发怔轻声唤道。
皇后立即反驳,“不,不是梦也不是幻觉,是真的。”
用剪刀几下将荷包剪开,里面夹衬里掉出了一些褐色的粉沫。原来秘密在这里,
同时也很纳闷,皇后好端端的怎么被吓成了这副样子?在她看来,什么鬼,哪来的鬼,八成是有人在捣鬼。
哦,明月应了一声,可是总觉得有些不对,可是又想不起来那里不对,只是将荷包放在面前,左右打量着。
太后盯着她,一脸的疼惜之情。皇上伸手拂去她额头上的凉汗,开解道:“或许是梦,或许是你的幻觉。”
难不成这驱邪之物,真的可以看出她是邪物?
明月有些异色的看着冰含,冰含赶紧解释说道:“大法师说看着淑女脸色微阴,有些着邪之相。”
失控的情绪使她不由自主的颤抖,额间冷汗涔涔而下。皇上紧紧抱着她那发凉的身体,不住按抚她的后背。
明月神色有异,看到冰含满脸疑惑,这时冰含向旁边的宫女一摆手,那宫女拿来两个一寸见方的红布荷包,她拿在手里对明月说:“这是大法师走时留下来的,让淑女也贴身佩戴,一个让挂到窗子上,这样可保百邪不侵。”
此言一出,明月脸色都有些微变了,好像自己这皮相之下的灵魂都让人看穿,看透了一般。
想了想又道:“不过,以后娘娘可不能再受刺激,情绪也要保持平稳。”
这时朱祐樘扶着太后也匆匆赶来了,屋内的人欲给太后施礼,她一摆手,“都勉了吧!”看了看床上颇为狼狈的皇后,关心的问:“这是怎么了,宫女说你看到鬼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么狂吼吼就能驱鬼,明月压根就不信。待他们折腾完毕,散去之后,她好奇的看着大法师临走时悬挂在宫门口的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牌,奇怪的问:“冰含,这是什么?”。
只见身材魁梧的大法师,打扮颇为怪异。他一身褐色上衣,下穿红色裙子,两旁跟着十二鬼使,他们身穿各色异装,手拿桃木剑。在大法师的带领下,逐个房间里狂呼狂叫,驱赶鬼疫。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这荷包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她对冰含毫不掩饰自己的疑心。
“这是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