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榜这一日,刘管家带着几个小厮出门看榜,刘洵便叮嘱:“仔细看林秀才的名字,他定是能高中,指不定又是榜首。”
偏偏林珏还特别同意,用力点头:“对,我爹肯定能考中。”
弄得林渔哭笑不得。
林珏又开始站在门口往外望,恨不得能把脖子伸到贡院门口。
刘洵打趣他:“瞧你这样,倒不如方才跟着去了,省得跟猴子似得。”
林珏也不反驳:“我着急呀。”
“你爹都不着急,你着什么急。”刘洵最佩服林渔的一点,就是这位不管什么时候都稳坐泰山,就这心态,他差了十万八千里。
“林兄,你真的不着急吗?”他忍不住问。
林渔无奈解释:“不是不着急,而是着急也没有用,若是着急就能上榜,那我肯定比谁都着急。”
这话将林珏和刘洵都逗得哈哈大笑。
终于,前去看榜的小厮跑回来,鞋子都掉了一只。
“中了中了。”
刘洵猛地起身:“谁中了?”
“两位少爷都中了。”
小厮连声喊道:“少爷您是四十六名,林秀才,不不不,林举人是第八名,小的看得真真切切,绝对没错。”
如此,皆大欢喜。
刘洵立刻神清气爽,之前的那点不舒服都消失了,招呼着人放鞭炮撒喜糖,还让人操办宴席,说要跟林渔大饮特饮。
最后虽然被刘管家阻止,说明日就要参加秋宴,不好失仪,先把这顿酒席寄下。
举人与秀才的地位大不相同,一旦考上,光是免税的一百亩地就是一大笔收入。
接下来热闹一场接着一场,比秀才那时候可热闹太多。
林渔也不得不跟着应酬一二。
半个月后,才总算冷清下来。
刘洵已经开始准备上京赶考,打算着趁热打铁,拼一拼会试,若是走了狗屎运能考中,到时候就是进士出身,前途无量。
他自然是极力邀请林渔一块儿上京。
“林兄,别的不提,咱们一起走总能有个照应,万一有事儿还能相互商量。”
林渔却婉拒了:“若是我要上京,自然是会跟着你走,只是我并不打算继续科考。”
这可把刘洵吓了一跳:“林兄,你说什么,你不打算继续考?”
他比自己不能去还着急:“这是为什么,你的名字靠前,可见才学出众,怎么能不去会试?”
“会试是好,但远在京城,且是全国英才竞相下场,我在里头又能算什么。”
林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他能考中举人,大多也是托了如今世道的福。
再者,京城如今纷乱未定,他一个毫无背景的人杀进去,一不小心就会送命。
“所以我就想着,倒不如在青州某个差使,如今华朝初立,正是用人的时候,举人也能谋得好差事,再过几年恐怕就不行喽。”
刘洵很不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