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这两年古蓝星研究所尝试了多种科普工作。
除此之外,古蓝星研究所每隔一段时间公布的考据资料也在不停的打脸创作者的各种设定。
认真说来,这个微电影综艺还是某位刚上位的领导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招。考虑到是初次尝试, 研究所那边能拿出来的投资非常有限, 这会儿正试图在娱乐圈找其他公司一起合作开发。
打脸?
就算真搞出热度,谁知道会不会在多年后被研究所的新资料打脸?网友们对这类打脸剧情可太感兴趣了,到时候冒出一堆视频博主逐帧分析嘲笑怎么办?
换句话说,要想创作古蓝星为题材的文娱作品,创作者们就只能用少得可怜的资料做参考,再发散思维原创补齐未知的历史背景。
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气候变化……
总而言之,古蓝星研究所提出的这个综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近年来联盟民众开始关注古蓝星历史,可是关注是一回事,真正解又是另一回事, 繁杂的历史考据让许多联盟民众混淆了古蓝星的时代差别。
谁愿意丢这个脸?
可就算如此, 这类题材的影视文娱作品依旧没多少受众。
吗?你怎么会喜欢这个项目?”
上百个不同种类的项目, 他选什么不好,怎么偏偏选了一个微电影综艺?
访谈节目、纪录片、解说比赛……各种类型他们都有所尝试,不过效果都不是很好。
没人知道拍出来能不能赢得观众的喜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与雅科人的战争导致联盟丢失了古蓝星的大部分资料,之后的百年战争更是让人类没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考古这件事上面。
这么一来直接导致许多人创作出的作品都很悬浮。
古蓝星科普类微电影?
一方面蓝星联盟主推喜剧、爱情、战争之类作品,投资宣传的力度也最大;一方面则是每隔一段时间, 古蓝星研究所推出的新发现时常打脸创作者。
某些创作者更是套着古蓝星的皮子写臆想中的奇怪故事,以此来博取眼球。
全面停战以来, 各国再次重视起了古蓝星的研究,三十年间华夏就曾多次组织以‘古蓝星’为题材的各种活动, 影视文娱作品每年平均产出在百部左右,最热闹的一年光上映的电影就达到了五十二部。
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综艺项目, 沈东麒个人并不看好。
随着资料公布的越多,被打脸的文娱作品也越多,直接影响了这些作品的口碑评分,连带着影响着读者粉丝,让他们对‘古蓝星’题材的文娱作品的态度也变得更谨慎了。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