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姐和黄以航同时去看陈岁呈现的材料,上面清楚地列出了调研地区、周期、时间安排。只有人员暂且用字母表示。
徐放伸出胳膊搭在郑南的肩膀上,过意不去地对他说:“对不住了南哥,晚上请你吃饭。”
隔天早晨,陈岁和黄以航被艾姐叫到办公室汇报工作。
黄以航汇报完,轮到陈岁。
“太好了。”艾姐一边研究一边说:“我要的就是这个。”
“我们一项一项过。以航,人员情况梳理得怎么样了?”
所思,将陈岁办公室的门关上后,被一直站在门口没走的徐放吓了一跳。
陈岁就在这等着,微微一笑,说:“比较吃力,所以上面的人名我先用字母替代,想向艾姐你申请,从每个部门借调一到两人,组成临时专项小组,一起完成这项工作。”
黄以航递上材料,艾姐一份,陈岁一份,然后说:“这几天我跟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聊了一下,也跟个别员工进行了深入对话。两位手上这份,就是我根据谈话情况梳理出来的,目前我们运营部的人员战力情况。”
“你怎么还在这?”郑南抚了抚心脏,看着一脸过意不去的徐放,惊呼。
郑南反手拍了下徐放,转而用轻松的语气安慰他:“问题不大。”
艾姐考虑了一会,说:“有倾向的人选了吗?”
简洁又具体,没有一个无效信息,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一份材料。
在艾姐思考的过程中,陈岁也在认真获取信息。
陈岁看到表格上,黄以航用星值标注了每个员工的实力,自上而下排序后,倒二列写明了每个员工所具备的最突出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绘图能力、文字能力等等。最后一列备注了黄以航个人建议的,该名员工更能发挥所长的部门及岗位。
“这个产品是很重要,但其他产品也要迭代和运营,你们那调得出那么多人手吗?”艾姐粗略算了人数,问陈岁。
黄以航预感不妙地动了动眉心。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虽然黄以航的工作做得很细致,但陈岁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只是清晰地将自己的方案阐述出来:“为了推动新产品落地,而且还要成功落地,我建议在现有的内部开发工作基础上,同步和营销部合作,以营销加运营两人一组的形式,展开新产品全国试点调研。这份是我初拟的计划。”
“这份先放我这,容我再仔细思考一下,回头我们再细聊。”艾姐将资料放进一个红色的单页夹里,抬头回复黄以航。
公司的隔音效果郑南是知道的,况且他们刚刚在办公室里谈话的声音不算大,就算徐放从头到尾都站在门外,也必然一句话都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