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偏宠,皆是陈皎用手腕去挣的,绝非什么父女情。
听他这般说,郑氏也没继续找没趣。不过心里头到底不大高兴,明明都是一样的女儿,她的五娘却要遭受这般不公允。
先前兵分两路,吴应中和徐昭负责清查安丘、武门和会阴三县,因着没有官绅,清查起来要容易得多。
郑氏笑了笑,“郎君成日里忙碌公务,早把儿女们的事抛之脑后,实在不像个爹。”
崔珏跟韩有进走了一趟魏县,这期间陈皎他们已经抵达了长姑,吴应中一行人也过来了。
却从未想过,如果当初陈五娘自己不出岔子,那嫁去交州的早就是陈皎了。
“现在咱们把地方上心术不正的官绅清查,日后治理起来也要容易许多。若新来的父母官靠谱,那老百姓的日子自不消说。”
于陈恩这样的男人来说,哪有什么偏宠,亦不过是利益权衡罢了。
陈恩不想听这些,说道:“这事月娘不用太过费心,我自有主张。”
陈恩皱眉道:“到时再说。”又道,“这会子九娘在怀安郡,你去魏县办完差事,过去同她打声招呼,让她行事再谨慎着些,若屡屡捅到朝廷,引得上头重视起来,不是好事。”
其中安丘的县令落马,收缴了不少赃银,另外两个县则没有大问题。吴应中把崔珏举荐的钱森群留在该县,等候新的县令上任。
,陈恩后知后觉道:“十七了吗?”
众人听得一惊一乍。
陈皎点头,“如若有条件,再把赋税减轻,老百姓势必拥护州府。”
事后陈皎也有几分感慨,私下同吴应中道:“有些官绅倒是通情达理,心系百姓,你与他说理,他也听得懂。”
陈恩不耐烦挥手,眼下还要筹备求贤令考试的事,他没心思用到别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崔珏试探问:“王家一事属下心中有数,可日后总得继续得罪官绅,主公可有应对的法子?”
没过两日韩有进就要亲自去一趟魏县,陈恩不想这事扯烦了,让崔珏想法子把他摆平。
而陈皎恰恰比她们悟得通透,也比陈贤树和陈贤戎看得明白,别跟陈恩讲什么家世背景手足亲情,只需讲利益,你能给他带来什么益处就好。
崔珏点头,“属下明白。”
二人对惠州的未来一番畅想,都满心欢喜,因为他们正在去干惠民的实事。
陈皎风尘仆仆回来,见到徐昭他们高兴不已。双方说起各自的经历,又提及西山县那边的情形,马春和胡宴口若悬河,唾沫星子横飞。
吴应中:“这样的官绅往往家风清正,值得九娘子费心笼络。
郑氏:“九娘有出息,这般得郎君偏宠,日后替她寻夫家我这个嫡母可不易做,那得要寻怎样的儿郎才配得上她?”
吴应中早就领教过陈皎的手段,已经习以为常。只不过得知她把方家的后辈拐了过来,还是感到欢喜。
他是个商人,商人重利,女人对他来说都是附属品,不论是妻妾还是子女。
陈恩默了默,自言自语道:“十七了啊。”说罢看向她,“再多养两年也无妨。”
对于陈皎会去西山县助力陈贤树,吴应
吴应中欣慰捋胡子,“地方安定太平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以后其他地方的百姓听说这边好,自然愿意过来。只要有人丁,惠州就不愁往上走。”
毕竟他们干的皆是得罪人的差事,那方家还愿意让自家子孙加入其中,可见是认可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