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国小百姓 第56节(2/3)111  民国小百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过,相比于破竹机那样的大机器,一只缝纫机的机头只需要三十块,加上电焊枪,钻头等其他工具,一共花了不到一百块,这个费用已经很实惠了。

现在学校连老师带其他的教职员工,起码有五六十人。实验现场人多嘴杂,舒老师心底焦急,不得不提醒春妮。



“肯定是这样, 我爸爸说过,丰华的大老板小气得很,他舍得出钱干这种事?”夏风萍也说出了小道消息:“要是他肯多出点钱, 把厂子迁到租界来,说不定还没这一劫呢。”

城西一带已经都到了76号手里掌控, 间接相当于落入到了倭人手中。丰华家大业大,哪有这样容易就塌了天?

一个月后,二十台打孔机到位。

方校长后知后觉:“……说来说去,又要我掏钱?”

原本所有的木工发动起来,一天只能做一到三领席子,现在打孔机,破竹机全力开动,要不是磨圆抛光需要的时间长,一天三十领席子完全不在话下!

“哎呀,我想起来了,我小时候, 姆妈用的缝纫机好像就是丰华。我昨天用它缝了条窗帘,还是那么好用。”胡老师也说:“这么好的缝纫机厂, 怎么会倒闭?”

“他们大股东送钱给双城政府抗倭,被宪兵队抓了起来,大股东一家急着卖厂子筹钱。”

而二十台打孔机同时操作……

尹老师一语激起千层浪,老师们一阵面面相觑。

没错,连续的成功之后,舒老师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制造小型机器。他们将目光放到了发电机上。因为工厂这段时间用电压力陡增,电力公司再一次派了人来,警告他们说,如果他们再维持这样高的耗电量,电路还会出问题,让他们尽早考虑更换电线的问题。

要说这里头没有倭人的事,谁信呢?

当然,打磨机抛光机等一系列机器,都一并被放入了实验室计划,在研制当中。

春妮便笑呵呵地,将目光投向方校长。

方校长这回实打实感觉到了这二十台机器同时运行起来的威力。

他大手笔地拨给了舒老师一千块钱,供他们研究抛光机,还专门给他们弄到了几台电机,寄望于他们能够研制出更加省电轻便的机型,适应工厂的发展。

“城西缝纫机厂?是丰华吗?”王老师震惊地问:“丰华缝纫机厂会倒闭?这怎么可能?”

074 亲儿子

众人围在一起, 也只能唏嘘几句。

“我前些天听说城西缝纫机厂倒闭了, 在出清存货,咱们去城西缝纫机厂买几台缝纫机回来,改装改装就能代替机头了。”

而这个时候,舒老师他们的研究方向已经从这些小型机械转型了。

舒老师比较关心春妮说的改装机头的事,担忧道:“小顾老师,真的能用缝纫机机头代替我们新机器的机头吗?会不会轻了些?”

见识到机械化的便利之后,方校长也终于大方起来。

舒老师不解道:“即便如此,那也需要改装之后再试吧?我们工厂连个电焊枪都没有,没有这个条件吧?”

王老师跟众人科普了一下丰华缝纫机厂:“丰华是我们华国。他曾经在展览会宣传过,如今华国市面上七成以上的缝纫机,都是产自丰华,他们怎么会倒闭?”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妮道:“这不是我正要说的事吗?咱们去买一只机头回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研发经费拿到手之后,因为机器器型小,舒老师他们只是将机头灌了些铅,令其重量达到电机带动的最低要求,再改装了一下机口,好放得下钻头,最后安上田带财创新的打孔卡槽,哦对,还有那台从旧电扇上拆下来的电机,这台打孔器总算初步具备了运行条件。

韩厂长直言不讳:“什么送钱抗倭, 是倭国人看上了丰华,想谋夺别人的产业吧?”

此时距离盛夏只有不到两个月,他们麻将凉席的所有准备工作总算全部都到位了。

“怎么不可能?”尹老师证实了这个消息:“我有个亲戚在厂里做事, 已经拿了遣送费回家。”

舒老师几个做研究做出了瘾头,当即跟方校长申请拨款,说决定为工厂研究出最省电的发电机。“骗”到研究经费后,几名老师当即一头扎进三月底才落成的实验室中,过起了以实验室为家的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