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了这话也伤神,父子相隔万里,怕是今生难以再见。
宝音则回头去召见三家人,看谁愿意过去。
皇帝没再说什么了,只准备再看看。
宝音看着他给人画饼,四皇子很明显被他亲爹画的大饼迷住了。
这一点他就深受儒家中庸思想,不如老四来得铁血。
“是让将孩子家眷送过去?”
最开始宝音还能劝,后来索性不劝了,她有些后悔说他是哪年走的了。
哪怕是后来生的,也没有这边经受过皇家教育的孩子适合。
宝音琢磨着是不是再送几位皇子出去。
这几年老八知道自己希望渺茫已经转而支持十四跟老四斗了。
早有猜测的皇子们这下真确定被圈禁的哥哥们如今不在京城了。
宝音和皇帝在承德的日子还算轻松,继承人吗,就得多练练,总不能真到那个时间点了才让他接手。
不得不说皇帝这些儿子真放出去,各个都是龙。
冬日一过,真是一转眼工夫,皇帝六十七了,距离死亡日期越近,他明显变得急躁易怒。
万寿节过后皇帝的身体日渐消瘦,宝音看着不行,某日清晨带着笑意告诉他,“昨日是原定离世日期,你已经逃过了死劫。”
当然真要搁在眼皮底下圈禁也没有再见的机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宝音觉得这不是问题,“可以是双爵位,老大他们想要继承人也很正常。”
说来也奇怪,自这日后皇帝身体日渐康复,竟然主动让四皇子处理朝政。
“允了。”
至于真迷住还是假迷住,组做人也不必太过较真。
让皇四子监国寓意什么,明白的都明白,总之这事就成了。
宝音有不同看法,“我觉得挺好,本来就不用向臣子妥协,帝王代表法律怎么能够向不法妥协?”
皇帝考验了两回后皱眉,“老四这眼不容砂,未来怕是很艰难。”
老大老二老三还真就建国了。
皇帝拿着三封国书拜访到宝音面前,宝音翻看看了看,觉得很是神奇。
“要不我也去一趟,往后还不知道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于是有了这种情况,皇帝没有退位,只是四皇子监国,这样的情形维持到八月被一件事打破了。
皇帝没好气的将国书一扔,“送什么送,爵位都不要了?”
皇帝这回正眼看她了。
帝后明显去度假,朝政交给了皇四子,很明显刚开始的有些手忙脚乱,慢慢的进入状态。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这年冬日,皇帝生病了,一开始只是小感冒,后来久久不好。
皇帝摆摆手不管这事了。
只是……
猛然一听三个哥哥在外面建国,眼睛都瞪大了。
宫里,每日除了宫务就是宫务,还不如出去走走。”
[你年轻时闲不住,总往外跑,这是岁数上来跑不动了?]
宝音摇摇头,“大清需要一个剔除腐烂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个老好人一样的仁君。”
北美有人了还有南美,澳洲那么大块地也得派人占住。
宝音也明白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主动退位陪她游山玩水,他这样的人哪怕失势一日都无法忍耐,主动到死才会松开手中的权力。
他心底还是不服气,“儿子真那么不堪吗?”
宝音深觉他这是自己吓自己,今年的万寿节是大办,办得隆重,皇帝也没有推辞。
“让老四监国吧,我们出去走走,不走远去热河避暑。”
皇帝不搭理她。
宝音想着没必要全送过去,倒是可以挑选一两个。
也对这几个年纪都不小了,五十多岁的人了。
忙完这件事,宝音又将八皇子叫了过来,问他有没有改变主意。
宝音还告诉他,“我吩咐人帮你立了衣冠冢,没想到还真逃过了死劫。”
四皇子的表现两人都看在眼里,偶尔给加加胆子,考验一下处理手法和施政理念。
秋日两人回京,皇帝收回权力将四皇子夸赞了一通。
宝音看着他,老八这个人真没得说,能吸引那么多人支持,本身就很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