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2/2)111  [历史同人] 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浩瀚的太空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梦幻的星云色彩缤纷,让人恍若置身于无边无际的绚丽光影中。

星辰不止是星辰,更是千百年后,后代子孙纪念他们的心意,银河闪烁,浪漫不死,华夏儿女始终记得先辈为他们做过的一切。

人类群星闪耀时。】

想到这里,他们心里涌现出一股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著名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样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样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

王母深吸一口气,眼角有些发酸:“好,去做吧,娘支持你。”

“真美啊。”

她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不能拦着女儿进步。

【1959年1月2日,苏联的第一个星际探测器月球1号发射成功,抵达月球附近,让人类首次得以窥见神秘宇宙的一角。】

【这就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清朝。

毕竟按照原来的轨迹,王贞仪会嫁给詹枚,而且小夫妻俩有共同语言,她看上去挺喜欢对方。

想想自己能看见天幕,别的外国人都看不见,他却是个例外。

王贞仪目光炯炯道:“娘,女儿想学习居里夫人,做清朝的科学先驱,教学生、造大炮,打得侵略者再不敢犯我国家领土。”

诸天遍地,一颗接一颗标注着人名的星辰亮了起来,耀眼的光芒,照亮茫茫黑夜。

黑暗、深邃、无边无际。

借助狂风的力量,让她的小船乘风破浪,粉碎世间一切阻碍吧!

千百年来,世界人们一直渴望解开宇宙的奥秘,梦想着踏上更广袤的疆域,征服浩瀚的星辰大海。

冰冷的金属球静静地躺在发射台上,周围是忙碌的工作人员,男女的表情充满紧张。

他在天女的眼中,已经是半个中国人了!

她凝视的一直都是她自己。

王贞仪轻轻摇头:“我知晓了未来,就一定要过重复的人生吗?”

随着一声巨响,月球1号被强大的火箭推力推向天际。

汤若望感慨道,他出生德国,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来中国传教,历经明末清初两个朝代,传播了众多西方科学知识,现今奉康熙之命掌管钦天监。

说明什么?

墨家与发明篇30探月工程——“嫦娥……

王母哑然。

漫天星辰在夜空连接出美丽的奇观,时间都仿佛因此停顿。

见王贞仪看得认真,王母心惊胆颤:“仪儿别看了,男子长得再好看也不能当饭吃!”

“十九八七六”

【从春秋时期的墨子,东汉的张衡,到南北朝的祖冲之,再到唐朝的僧一行,清朝的王贞仪

汤若望十分骄傲,能被这样伟大而美丽的国家的神明认可,他注视着夜空中闪亮的明星们,决定要再多翻译些西方优秀的科学书籍,为中国科学事业添砖加瓦。

他们仰望星空,漫漫求索,为人类飞跃地球开拓出一条坚实前路。】

神秘的宇宙是人们永恒的探索主题。

婚后写下的《德风文集》,她现在就能动笔,不仅是写文集,她还能借助她因天幕传扬的名气办私塾,收女弟子读书,扩大社会影响,为国家栽培更多的科学人才。

西方科技发展得飞快,他们已经落后一大截,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

“娘,你想什么乱七八糟的呢。”王贞仪哭笑不得:“我什么时候说我在看詹枚了。”

从古老的嫦娥奔月传说,敦煌壁画的飞天仙女,屈原《天问》中对宇宙起源的追问,到明朝陶成道勇敢尝试火箭飞天,中国人的飞天梦就和我们的历史一样沧桑久远。】

说不定有朝一日,他的名字也能出现在一颗星辰上呢?

王母猛地摇头,不行,姓詹的穷鬼一个,女儿嫁过去才几年就活活累死了。

人们对天空中的星星已经司空见惯,望着夜空中闪亮的明星,这一次却有不同的感受。

王母尴尬:“那你对詹秀才是怎么想的?”

她默然看着王贞仪,忽然意识到,对面是与她血脉相连的女儿,也是后人传颂的启明星。

绝不能嫁!

仪儿才华出众,勇敢的思想使她得到后人推崇,而她一厢情愿,从未站在过王贞仪的角度去思考。

地球渐渐变成一个巨大的蓝色球体,蓝色的海洋和白云陆地交织,舒展出一幅壮丽的图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