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赶忙点头哈腰的迎上去。
八月份,他们再次回了国,周应川先陪他先飞到了申州,将许塘的一切安置妥当,因为这次恐怕要住的久一些,除了固定的几个保洁阿姨之外,周应川又请回了苗阿姨。
这年头,国内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什么人都想来捞一笔,有些外商那纯属就是送财童子,这样公司在澜江一抓一大把。
此刻,已经被贴上“人傻钱多”标签的老板—许塘,正在车上慢悠悠地喝着一杯卡布奇诺。
沈瑞这两年的年薪也开到了五十来万,这个≈ot;项目≈ot;做完,他应该就跟着周总去美国了。
许塘也打了招呼,没有再说。
“你瞧瞧人家外国老板这派头…!多气派!老吴,我告诉你,现在来投资的老外都是不差钱!要真能把咱们的破地方卖个高价,咱他妈就是祖坟冒青烟,连着祖宗十八代都发大了…!”
这不是傻吗?难道是国外没地种要专门跑来他们这个小山旮旯?
“许总好。”
中海的设计案定了初稿,许塘也要实地考察,同时,国际游资再次掀起风浪,有欧洲的几家做空基金联合起来盯上了港城,上面聘请周应川回国去做金融风险的应对顾问。
“小沈哥,还有多久到?”
他不太相信,没一会儿,太阳底下远远开过来一辆奔驰,路上的土都在颠儿,再定睛一看,哪里是一辆啊,分明是五辆!整整五辆大奔!
-
就凭着这五辆大奔,先把吴海建给镇住了,他活了大半辈子,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都还没见过这么多豪华车!在阳光底下,反着光真跟镶了一层金子似得。
jessie是个看起来十分干练的短发女人。
前面开车也是熟脸,是当年周应川在方旗的助理,他现在在周应川的州亚工作,做到了基金项目部的经理,这段时间周应川调他过来帮许塘,毕竟许塘从前没接触过这块儿。
不仅如此,一家叫名叫凯沃的荷兰公司在澜江岸cbd风风火火地租下了一整层办公楼,做高科技花艺培育和研发的,入住当天这栋矗立在江边的写字楼白领们就几乎全都知道了这家公司,那就四个字:“人傻钱多”。
许塘歪头跟他耳语,周应川自始至终握着他的手,在查清楚事件始末之后,他心里对许家还有那个李怀远的恨意不亚于许塘,那帮人,真该由衷的庆幸他们生在国内。
许小军人长得精瘦,夹着个假名牌的皮包遮太阳:“你真是什么也不懂,这不叫种地,这叫培育!人家大公司是专门培育兰花的,你知道现在外头就这么小的一盆兰花,能卖多少钱吗?!比他妈的金子还贵!”
说:“我要好好想想,想个一石二鸟,不,一石三鸟的办法,让他们全都吃不了兜着走…周应川…”
“乖崽眼睛好了哟…人也长大了,真好,真好…”
吴海建说:“许二,你消息来的可靠不可靠,咱们村这片地除了黄土地就是黄土地,人家外国老板会来咱这儿投资种地?”
沈瑞笑了一下:“还是得叫许总,许总,这是您的翻译,jessie,自己人。”
许塘说:“小沈哥,你还是叫我许塘吧,你叫我许总,我总觉得怪怪的。”
他比了个碗大的手势,许小军是他们村第一批盖起二层小洋楼的,他消息最多,吴海建一听,一盆花能比金子还贵?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苗阿姨抹了两把眼泪,就笑着擦手说去给许塘做他爱吃的小炒黄牛肉、尖角腊肉,都是她在家自己做的…
他们的车在国道上行驶,掀起一片黄沙路尘,现在正值三伏天最热的时候,吴尖村的村长吴海建,还有许小军几个这会儿正顶着毒辣的太阳等在村口的小路上。
“快了,许总,还有半个小时吧,已经跟那边的人越好了,他们就在路口等我们。”
苗阿姨比六年前胖了些,她儿媳给她生了个大胖孙子,前年带着上幼儿园了,她儿子争气,在外企做事,看她累就请了个保姆,苗阿姨也没想到周应川和许塘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记得她。
沈瑞是打心眼里感谢周应川对自己的提携,所以这次他找的人都是信得过的。
因为据说这家公司的老板十分年轻,还是个不会说中文的美籍华裔,谈租金时不知道翻译哪个指头没比划对,直接付了双倍的租金。
他老婆这些年一直吵吵着想移民,那就去吧,他跟他老婆是初恋,他老婆一哭,他头一个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