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8章旅长的新任务(2/4)111  签到在亮剑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围点打援的计策,就是一个明晃晃的阳谋。敌人哪怕是知道,也不得不踩进陷阱里。

&esp;&esp;现在看来旅长直接给了我们答案,把通道两侧的威胁都扫平了,就不用发愁运输的问题了。

&esp;&esp;刚刚经历过反扫荡的部队,还需要休整一段时日。李云龙办这件事情正合适。

&esp;&esp;县城驻守的日军一般就是大队规模了,此处的县城名叫山阴县,就驻守着第四旅团的一个大队。

&esp;&esp;此处的据点,重要性一般,都各有一个中队的日军驻守。

&esp;&esp;但对于刚刚成立的中条山分军区来说,这似乎不是一件难事,派出一个新二团就足够包打一切了。

&esp;&esp;旅长琢磨了一下,“说的对,看来应该得把这条路周围的地方,发展成咱们的根据地,把不稳定的因素都清除了。”

&esp;&esp;“我建议,最好试一试围点打援,同时攻击这两个据点。”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李云龙围着铺开的地图,细细的琢磨了一会:“把二团和三团拉出去,据点和炮楼交给他们练练手。

&esp;&esp;关键在于怎么运输?

&esp;&esp;……

&esp;&esp;“二十万发子弹好解决,开足马力生产,大不了这第一批生产出来的,咱们不要就是了。

&esp;&esp;之前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头疼。

&esp;&esp;“那我就抛砖引玉说一说。”赵刚开口道。

&esp;&esp;于大勇摇了摇头,赵刚是不抽烟的,丁伟给李云龙散了根烟,点着火猛的抽了一口。

&esp;&esp;李云龙接到两份电报的命令,整个人都不好了。

&esp;&esp;经过赵刚的梳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已经十分明显了。

&esp;&esp;“我刚走过这条路,还算是有些了解。

难了。

&esp;&esp;于大勇低头不语,丁伟也不着急发言。

&esp;&esp;八路军最喜欢用这样的技巧了。

&esp;&esp;现在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旅长规定的十天内,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esp;&esp;王政委提议说:“问题还是交给李云龙吧,他在中条山发展了一个月,部队都膨胀的厉害,也该让他动弹动弹了。”

&esp;

&esp;&esp;对于一般的八路军来说,攻打这样一座县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esp;&esp;如果想要扫平整个道路,所有的钉子必须拔掉,最重要的是把县城打下来,还得能守住。”

&esp;&esp;丁伟在地图上用手指比划着:“吸引另外两个据点和城里的日军出来。这样后面的进攻也能少很多压力。”

&esp;&esp;但这事不能让他一个人头疼,他对着在场的三人说:“上级的命令有了,发扬下民主精神,你们都说说吧!”

&esp;&esp;“抽烟吗?”

&esp;&esp;反正兵工厂就在身边,以后补充弹药非常方便。

&esp;&esp;关卡和炮楼一般只会有一二十个日伪军,据点少则一个中队,多则一个大队。

&esp;&esp;这条路上有六道关卡,四个据点,二十一座炮楼,还有一座县城离的比较近,离我们要运输的必经之路只有十二里。

&esp;&esp;一夜之间,我要让这些地方全部插上我们的旗帜。”

&esp;&esp;提议正符合旅长的心意。

&esp;&esp;压倒城里日军的优势,就得派出一个两三千人的主力团。还得调动一两个团,防止日军的援军赶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