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满唐华彩 第1216节(2/3)111  满唐华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春耕一结束,待国事稍闲,宰相杜有邻便递了辞呈,被天子拒绝了三次,他还是决心告老,遂加集贤院学士致仕。

&esp;&esp;天下无事、四海安宁。

&esp;&esp;颜嫣本就是说笑的,想了想,却又道:“也是,万一她与你真是兄妹呢。”

&esp;&esp;杜有邻却以身体不适为由,待在书房中愀然不乐。

&esp;&esp;“吱呀”一声响,门被推开了,杜五郎走了进来。

&esp;&esp;“在衙门里天天说不厌,回家还要说。想想二姐,走吧。”

&esp;&esp;多宝搁上,他的紫袍叠得整整齐齐与玉带摆在一起,想必是不会再穿了。

&esp;&esp;杜五郎说着,抬头去看书房上挂的“谨言慎行”、“如履薄冰”几字,目光落处,却是愣了愣。

&esp;&esp;杜有邻连忙低下头,捧起书卷装作在云淡风轻地看书。

&esp;&esp;提起杜妗之事,杜有邻无奈一叹,再不舍得也只好离开。

&esp;&esp;如今这位皇帝更是将此传统发扬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esp;&esp;“嗯。”杜有邻闷声应了,可终究是心里不甘,没忍住抱怨道:“我看,圣心没你说的那般难测,朝堂安稳,能有甚杀身之祸?当此大唐中兴之际,不能一心为民,却惜身避祸,可耻。”

&esp;&esp;他是真的不再在乎自己叫什么名字了。

&esp;&esp;正兴七年是丙午马年,大唐的年号没变,国号也还在。

;“你就没想过金屋藏娇,反正藏一个也是藏,两个也是藏,多刺激啊。”

&esp;&esp;“阿爷是宰相还没当够吧?你又不擅左右逢源,官瘾却好大,忘了以往可总说要谨慎。”

&esp;&esp;这次,薛白没有急着否定,而是漫不经心地道:“不重要了。”

&esp;&esp;朝臣们痛定思痛,决心培养太子李祚,并确保他安稳继位,这成了当今朝堂上第一要紧之事,如此一来,长久以来形成的党争氛围反而平息了。

&esp;&esp;他往日总觉得二女儿性格强势,自己

&esp;&esp;毕竟太子还小而圣人年富力强,数十年间都起不了波澜。

&esp;&esp;是日,升平坊杜宅,前来相送的人有很多,时不时能听到一声“功成身退”的赞誉。

&esp;&esp;不仅打破了姓氏血脉的限制,还跨越了贵贱的天堑。

&esp;&esp;大唐开国至今近一百五十年,几乎还没有一个天子是以平安顺利的方式继承皇位,每一次权力更迭都伴随着血雨腥风的政变与清洗。

&esp;&esp;“一时说一时的话。”杜有邻道,“当年李林甫当政,我奉行的是谨慎,如今君贤臣明,我当以身作则……”

&esp;&esp;任门外熙熙攘攘,他自心如止水,求学不倦。

&esp;&esp;不知何时,杜有邻已将挂幅换成了“正己率属”、“风志澄清”字样,颇有宰相气派。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名字终究只是个称呼,而他既已是帝王,没人会再叫他的名字了……

&esp;&esp;“我既然让玉环假死,妗娘失权,便是我在乎社稷安稳,国泰民安,以前不懂事便罢了,岂还会碰她?”

&esp;&esp;“阿爷,客都送走了,我们也收拾东西,明日启程吧。”

&esp;&esp;第631章 风雪故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