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而后面的马车上坐着的是豫章王,李澄带他去战场还真不是让他送死,只不过怕有些人趁机作乱,所以也不强求他骑马。虽然李澄认为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子,应该是极其娴熟弓马了,但李敬又不是他的孩子,也不是他的弟弟,他也不必出口讨嫌。
&esp;&esp;所谓的古怪不是说她言行举止古怪,而是她与世俗之人有些不同,她眼神凌厉,行事果决,常常言出必行,为人处事常常与世俗相悖。
&esp;&esp;辛氏听了莞尔:“算了,她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那般挑弄口舌,王妃迟早对她生厌。”
&esp;&esp;这次跟着去的心腹有宇文当,他一贯跟随李澄左右,另外还有裴朔郑无恒兄弟,他们俩作战剽悍,且对他忠心耿耿,除此之外还有以前一路培养的将帅。
&esp;&esp;“您还忍着些气,她那是才成婚没几年,还蜜里调油着呢,还真以为自个儿是嫦娥下凡了不起啊。”下人们也只好如此安慰她。
&esp;&esp;你自己一面恨人家抢夫君,一面又贪人家这些,到底落了下乘?
&esp;&esp;瞧,辛氏现在就对崔月环恨的牙痒痒的,上了马车就和心腹抱怨:“你瞧瞧,她今日就是故意在王妃面前排揎我的。”
&esp;&esp;李澄颔首,用力抱了一下徽音,大步流星往外走了。
&esp;&esp;崔月环嘴快道:“王妃,这是董氏孝敬的。”
&esp;&esp;辛氏看不出徽音的喜怒和情绪,见她一如往昔,心道看来王妃恐怕都不认识董氏呢!倒也放了心。
&esp;&esp;“原来是她。”徽音觉得辛氏若真的不喜欢董氏,就不要接受人家这些东西,包括殷氏带来的箱笼,徽音根本看都不会看。
&esp;&esp;“是啊,您瞧王妃为人真是不动声色,那殷氏传闻那般,她似乎压根没放在心上,恐怕她最是不喜二奶奶这样咋咋呼呼的人。”心腹有感而发。
&esp;&esp;殷丽芳醒来时,发现背后濡湿了一大片。
&esp;&esp;且不论李澄等人走了之后,女人们都清闲下来了,纪氏时常带着崔月环过来打花牌,辛氏也偶尔跟着过来,她若身体不适,就让缪夫人或者旁的夫人过来。
&esp;&esp;他在军中并不厚此薄彼,大家按照军功荣升,不会像魏王那样做的过于明显。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以前王妃在闺中的时候,大家不免总拿她和大姑娘作比较,都说大姑娘宜家宜室,二姑娘性情有些古怪。
&esp;&esp;徽音当然也不会为了这些就责备辛氏,都是大人了,谁也不爱听别人说教。
&esp;&esp;众人继续打牌,崔月环只觉得自己方才嘴快,有些悻悻的,徽音见她这样,倒是觉得有些好笑。这弟弟和弟妹,是莽到一起去了,都是直肠子,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全部往脸上摆出来。
&esp;&esp;“这是你在家待的最久的一次,护心镜、明矾、毒药、解药还有跌打损伤的药及一些成方我都装好了。在战场上心无旁骛,别惦记家里。”徽音道。
&esp;&esp;然而这些已经没人关心了,徽音正在打点李澄要打仗的行囊,她原本是不懂这些的,如今却是精于此道。
&esp;&esp;但这样很容易招怨,若遇到心胸宽广些的自然不计较,但若是遇到本来就存了心思的,那就容易结仇。
&esp;&esp;这日辛氏倒是来了,如今天气转凉,她穿了一件织锦袄儿,领口斜襟都坠满了珍珠,徽音笑道:“这珠子看着不错。”
&esp;&esp;这一晚上,还做了噩梦,梦到蒹葭站在她的床边喊道:“殷娘娘,你怎么自个儿走了,我们好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