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何英才眼睛一亮。
&esp;&esp;他对风水是下过苦工夫研究的,一进这个树林就感觉不对了。
&esp;&esp;但也没这几句话总结得透彻。
&esp;&esp;他好像一下子被点拨了一般,彻底明白了自己进这个树林有些古怪的直觉是源于什么了。
&esp;&esp;“这个沈大佬对风水研究很深啊!”他感叹道。
&esp;&esp;而且是对墓地风水有研究。
&esp;&esp;学生点头:“是的,沈大佬根据风水判断出这里有墓,并且一找就找准了墓穴的位置,刚刚您和谷教授也证实了这里是最适合挖坑下墓的方位。”
&esp;&esp;他指了指前方的大坑。
&esp;&esp;谷教授点了点头,认可:“我看了小白给我的原视频,那个小年轻确实有两把刷子。”
&esp;&esp;学生眼里好像闪着星星,可以看出是从心而出的崇拜:“是的,然后沈大佬判断出来后他就挖了几米深的洞,就是我们现在挖的这个位置,他挖出青膏泥还有那个蓝色不明物质之后就直接判断出这个墓是汉代以前的了。”
&esp;&esp;要知道,他才只挖了两米多。
&esp;&esp;一般来说,他们考古,看土质确实有参考作用,但也要挖到很深。
&esp;&esp;最好是看到墓穴本身的土质和建筑材料,如果有经验和相关知识,才能够判断出大概的年份甚至墓主的身份。
&esp;&esp;现在年份和墓主身份也有待核验,但是根据目前搜集到的信息,沈靳风很有可能猜测的是对的。
&esp;&esp;何英才听得惊讶:“哟,听你这么说,那这孩子还真是一个考古的好苗子啊!”
&esp;&esp;听到偶像被夸赞,学生与有荣焉地骄傲点了点头:“是的!沈大佬超厉害!”
&esp;&esp;不仅是考古,方方面面都超厉害!
&esp;&esp;就像一座宝山,挖了一层又一层,一看,下面还有千百层。
&esp;&esp;正巧这时,预探测机器人带着坑底的湿度、土壤密度、气体分析数据回来了,还带了一小撮坑底的土壤和拍摄的影像。
&esp;&esp;一群专家连忙一拥而上,检查数据。
&esp;&esp;“根据预探测机器人下去后反馈上来的信息,十八米下的深层土壤密度、湿度都符合开采标准,气体无毒,没有积水,墓里的密封性应该尚且完好。”
&esp;&esp;有人看着数据开始分析。
&esp;&esp;“看下面的地形图,墓道是井字形状,四方各有拐弯,主墓室的方向不好判定,但看这个呈列,汉代以后确实没发现类似的,倒是前年发现的一处殷商贵族墓有些类似。甚至是更早的夏也说不定。”
&esp;&esp;谷教授声音都高兴地微微发颤不稳。
&esp;&esp;“可能不止是两千年前,三千年前都说不准。”
&esp;&esp;何英才在一边也握紧了拳头。
&esp;&esp;“再等无人机的数据建模后,我们分析一下,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esp;&esp;因为是临时过来,他们设备、人手都没有准备齐全。
&esp;&esp;有时候,一个大墓开采,考古团队驻扎个一年半载都有可能。
&esp;&esp;通常都需要在一边建立好应急分析实验室、文保工作室甚至化学相关的分析实验室。
&esp;&esp;毕竟,他们的目的是抢救性发掘,而非盗墓贼不顾后果的破坏式发掘。
&esp;&esp;以什么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