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如今农田几乎都已经耕种完毕,但麦苗才长出来不久,只凭肉眼来看,看不出区别,除非是对栗缨非常熟悉的人,才能从一众麦苗里,看出哪株是栗缨。”
&esp;&esp;见秦淮舟亲
&esp;&esp;外面暮色渐渐被夜色取代,天边也由金红转为青蓝。
&esp;&esp;因绛州之事干系重大,底下人不敢擅自做主,来请大理卿定夺。
&esp;&esp;之后两人有过约定,这道手令可再使用三次。
&esp;&esp;秦淮舟微微点头,稍稍放缓步子,走进花厅。
&esp;&esp;尹唯疾步跟在他身后,低声说着,“侯爷担心得有理,乌衣巷近日并未接过什么案子,这时候突然来提审绛州犯官,着实可疑。侯爷若实在不放心,下官这便着人暗中跟随,看乌衣巷究竟在耍什么花招。”
&esp;&esp;走在前面的人步子忽地一顿。
&esp;&esp;她从前来大理寺,哪次不是长驱直入?后来更是仗着有手令在身,几次三番自作主张,没想到如今倒是谨慎,竟能耐得住性子,肯等大理寺官吏通传了。
&esp;&esp;尹唯还是不放心,“那,乌衣巷那边……?”
&esp;&esp;还等在里面的梁眠听到脚步声,放下手中杯盏,起身往门口看。
&esp;&esp;尹唯行了一礼,自廊下折出去,转向另一边。
&esp;&esp;尹唯下意识跟着停住,“侯爷?”
&esp;&esp;绛州一事,事关重大,涉案之人大多被押解进京,与绛州案有关的卷宗也重新整理过后,送了一份到他的案头。
&esp;&esp;听到这话,他拿着手令,径直出去。
&esp;&esp;但今晚看着似乎有些不同,风吹拂在这些灯笼间,灯火摇曳,暖光喜人,映着天边逐渐更为浓郁的深蓝天幕,仿佛天河倒悬。
&esp;&esp;尹唯在一旁说道,“……绛州的灵药已经摧毁殆尽,按理说,松鹤堂作为制药之处,松鹤堂被查封勒令整改,这灵药也该越来越少才是。但长安这边,灵药在鬼市之中却还是屡禁不止,下官猜测,京中恐怕还有一处像松鹤堂一样的所在。”
&esp;&esp;花厅处值守的差役看到他来,行了一礼。
&esp;&esp;先前大理正对襄王等人的判决刑罚过重,如今大理正等人正重新拟判,秦淮舟如今在看的,是关于三清丹的供词。
&esp;&esp;“还在花厅等候。”
&esp;&esp;没走几步,忽然又道,“你也有许久不曾回家了,这里无事,不必跟随,你且放衙去吧。”
梁眠会意,立即动身前往大理寺。
&esp;&esp;尹唯说到这里,犹豫片刻,还是说道,“侯爷,从绛州押回来的人里,有些是对栗缨极为熟悉的,不如……”
&esp;&esp;秦淮舟点点头,又问,“开明坊那边情况如何?”
&esp;&esp;这道手令看上去已有些时日,是他曾经写过,下达给苏露青的。
&esp;&esp;……
&esp;&esp;他则继续往花厅走去。
&esp;&esp;其中就包括秦淮舟。
&esp;&esp;如今再看到这份手令,他心中一动,“乌衣巷来使何在?”
&esp;&esp;“我自会处理。”
&esp;&esp;“没事。”
&esp;&esp;这时候已经过了放衙的时辰,大理寺内官员已经走了大半,除开一部分在衙署值夜的,还留在衙署内的,都是些打算把手头一点事情做完再回去的人。
&esp;&esp;廊下掌着灯,衙署里的灯笼没有多少巧思,中规中矩,只要能照亮便是。
&esp;&esp;正说着,忽然有人来报,说乌衣巷来使持手令,要求提审一名绛州犯官。
&esp;&esp;秦淮舟看了一眼手令,神情一顿。
&esp;&esp;秦淮舟重新调整步子,继续往花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