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2/2)111  僧录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席面低低议论着,像嗡嗡絮语。众人不解何意。 周澜海侍立帝侧,只得前去取了词卷。然而甫一展开,那张侍奉李氏王朝二十余载的老脸,登时惨白了面色。

“卫公,怎得不落座?”李懿咳喘,问。

去如人偶似的。如此明显地差待,引得殿下群臣都互使起眼风来。只可惜那殿太大,蛇形坐席一排眼风传下去,掀不起风浪,倒不如席间几处空位引人注目。

“卫公还没来?”冯利远远瞅着内阁的席位,讶异。他身旁坐了位北坊衙门的熟人:“没来就没来吧,我们胡知府莫说缺席,连命也没了。”“今年多事之秋。”有人接话。“可不是,我看僧录司的正副主事也没到。”

“是,是太祖亲笔的一首词。”周澜海颤声。

那是一轴词卷。

冯利不晓得发生什么,却觉浑身关节倏忽发痒,像天气陡然转阴的预兆。那少年面生,然而,却一脸懵懂地,直接坐在了僧录司主事的位置!

就在那时,丝竹停了。

“臣有一样得来的宝物,趁可汗春贡之际,请皇帝赏鉴。”卫岱一笑笑,下一瞬,将手中一直拿着的物事,恭恭敬敬呈过头顶。

“噢,卫公何处得来?”李懿好奇,囫囵咳着,想叫人扶他起来看。

然而歌舞未起。

冯利大惊之下,连忙往镇北侯的方向看去,只见镇北侯夫人面色惨白,而那骁勇成神的镇北侯,握紧了拳,陡然站起了身。

太后三寸护甲登时深深刻进凤椅,凤冠竟轻轻摇动了一瞬。“皇帝!“她忽然高声,“即是太祖亲笔,如此稀罕,请人收好便是。”李懿本就与太后不和,此时便不悦。可汗哈尔努也颇敬太祖,索性出席行了礼:“若非太祖平天下,合六陆,哪来今日春贡。太后,臣倒是恳请一闻太祖御笔,以瞻风姿。”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林斯致为什么没来,冯利当然已经很清楚。他紧张盯着大殿对面的城楼。那几百级台阶上,是一座硕大的登闻鼓,大如象身,凡有人击,天下震闻。敲了登闻鼓的冤屈,皇帝必须亲自当着万民审理。能成吗?冯利想起林斯致温润的眉眼,总觉得心里突突。他放了茶杯,忽听席面一阵骚动,只见殿外,竟然是卫公携了位清秀羸弱的少年而来。

“回皇帝,是臣的外甥,僧录司裴松从利运塔废墟中得来。”

卫岱一笑笑:“那由臣读来便是。说起来,此词卷之所以称为宝物,是因为其背后,更有奥秘。”说着,他示意外甥裴松出列,只见那瘦弱少年怔怔走到舅舅身边。“诸位——”卫岱一高声,举起案上一只明烛,还未靠近词卷之际,忽被行礼出列的镇北侯裴振安猛地攥住手臂:“臣怕卫公一人展轴不便,与他同展。”

“是何物?”皇帝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