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零路人甲的吃瓜日常 第44节(2/3)111  七零路人甲的吃瓜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绮点点头,感慨:“啊,没想到养鸡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这场采访一直到中午才结束,杜时芳和文绮婉拒了大队长留下吃饭的邀请,匆匆的往城里赶。

杜时芳拎着文绮回到北城,奔着机械厂就去了。

不过文绮和杜时芳都没怎么关心他的长相,杜时芳跟小江知青自我介绍了一下,便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文绮:“诶,养鸡舍的温度还有要求呀?”

文绮一边止不住的点头,一边飞快的在本上记着。

大队长:“对对对,就是小江知青。”

小江知青:“因为我家里人都是在畜牧站工作的,所以我耳濡目染的知道一些知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有大队长的支持,大队长在养鸡场开办之初,就带着我去城里的书店买了几本相关的书籍。”

文绮抬眼看过去,今天值班的也是个熟人,她笑着喊了声:“王叔。”

杜时芳:“那你能带我们见见这个小江知青吗?”

“哦哦。”文绮点点头。

“哟,文绮,怎么这个点过来了?找文科长吗?”

她用手扇了扇风, 说:“这屋里还挺热的。”

大队长点头:“是的,甚至不同大小的鸡需要的温度也不一样,像是这个屋里全部是下蛋鸡,所以温度只需要控制在十八度以上就好。但像隔壁刚孵出来的小鸡,需要的温度就更高了,要三十度往上才行。”

她说:“我今天是跟我师父

小王庄生产队亲自看看情况。

杜时芳对小江知青的话也很满意,她点头,把话又绕回养鸡场上,问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小江知青一一的解答了。

杜时芳脚蹬子蹬得飞快,很快的就来到了小王庄生产队,她和文绮把记者证拿给了小王庄的大队长看过后,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到传说中的现代化养鸡场看了一眼。

下乡知青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帮大队创收,大队长慧眼识人,没有不把知青当回事,把知青的意见听进去,最终成就一番佳话。

之所以着急回城里,是因为小王庄养鸡场生产出来的鸡蛋大多都提供给了北城机械厂,杜时芳想去听说这些鸡蛋的品质要比其他鸡蛋的品质更好,她想去验证一下这个情况的真实性。

大队长摸了摸头,憨厚的笑了笑:“说实话,以前我们也不知道养鸡有这么多讲究,还是小江知青告诉我们的呢。”

杜时芳:“大队长,我听说你们生产队的这个养鸡场建设过程中,下乡知青们除了不少力,这个小江知青就是出力的知青吗?”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说, 还真和别的养鸡场不一样。

“可以可以。”大队长点点头,找人把小江知青喊了过来。

小王庄养鸡场的每一只鸡都有一个单独的养鸡笼,放着一排排养鸡笼的养鸡舍内,还点着几个大炉子,文绮穿着棉袄在养鸡舍里待了一会儿,都感觉额头要冒汗了。

小江知青很快的过来了,说实话,这人的外表看起来真不像个城里来的知青,他一身晒得古铜色的皮肤,脸上还有两团红红的高原红,看着跟小王庄生产队里的队员也没什么区别。

这多有正面意义的宣传啊,尤其是现在正值各单位动员下乡的时间,她都可以预见,这篇稿子刊登之后,一定能引起强烈的反响!

小王庄的大队长解释:“我们养鸡舍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十八度以上,鸡在这个温度下不容易生病,而且产蛋率也是最高的。”

别的地文绮不一定熟,机械厂她可熟了,她到门口,都不用亮记者证,刚一站过去,门口值班的就喊出她的名字。

“小江知青,我们刚才听大队长说,你给养鸡场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