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岁岁平安 第98节(2/3)111  岁岁平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完场面话,萧穆请出本县颇有才名的一位沈老先生,道:“沈老,我等占城练兵,并无背叛朝廷自立之意,也无越俎代庖替朝廷镇压兴王的野心与才能,为的只是护卫我卫县全县百姓安宁。还请您代笔修书一封给怀县的兴王,言明我等志向,只要兴王的兵马不来侵犯卫县的一民一土,我卫城兵马愿与兴王相安无事,倘若兴王执意来犯,那我卫城兵马必将誓死抵抗,不惜玉石俱焚。”

说完,小贩匆匆离去。

围观众人全部夸其好文采。

乔长顺下了马,拦住一个出城的小贩问:“敢问兄弟,城里面现在是何情形?”

守城士兵见乔长顺并未佩刀,马背上也干干净净就一个马鞍与水袋,分出两个人押送乔长顺进去了。

反王李纲与几个兄弟手下正在县衙里喝酒吃肉,听手下报上乔长顺的身份,李纲两道浓眉一挑。

户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官架子。望族大户们自然也很满意,他们可是捐了真金白银的,怎么也得捞个好名声。

李纲皱眉道:“他们要是学咱们的做派,倾一县之力,现在应该也有一万多兵。”

萧穆给城下兵民念了一遍,待喝彩声落下,他收好文书交给乔长顺,道:“你这就去怀县走一趟,将此信交给兴王。”

兄弟俩的谋士,也

卫县与怀县相隔三百多里, 中间从东向西要先后经过定县、成县。

众人见老爷子竟然派亲外孙去做这最危险的差事,对萧家护城保民的决心再无任何质疑。

两队守城兵架起长枪,拦在前面呵斥道:“什么人?下马!”

沈老先生提笔沾墨,略微思索片刻,大笔一挥,写成一篇慷慨激昂不卑不亢的战前文书。

乔长顺跳下来,笑着道:“我乃卫县护城军派来的使者,有文书要呈交兴王爷。”

乔长顺猜,反王的大军此时应该还在成县。

成县离卫县有两百里, 乔长顺早上出发,快马加鞭算上休息, 赶在晌午到了成县城外。

乔长顺将文书揣在怀里, 下了城墙骑上骏马,穿过城门外围观的百姓,直奔怀县的方向去了。

离了老远,乔长顺便看见城墙上悬挂着一方大旗, 红底金边,中间用黑线绣着一个刚劲有力的“兴”字。

乔长顺原地站了片刻,骑上马跑向城门。

小贩不想说,被乔长顺塞了两个铜板,这才谨慎道:“兴王大军在里面,别提多乱了,富户被杀,女人被抢,要不是有兵守着城门,里面的百姓肯定都要往外跑。你去探亲还是做什么?听我的劝,先回去吧,过阵子再来。”

据探子的消息, 因为成县的知县跑了, 反王前日已经顺利占领成县, 并且迅速在成县内外强行招兵,总兵马已经扩充到了两万五。

其弟李振道:“大哥,卫县萧家带头组织兵马这事,初三那晚就有人来给咱们通风报信了,还说了那个萧千户如何如何厉害,没想到这才初五,他们还真把兵马拉出来了。”

外人惧怕反王暂且不好派遣, 自家人这边, 二哥各方面的才干、见识都不输他, 但二哥气势威严更适合带兵,他与弟弟都是商户出身, 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接人待物,练出了一副笑相, 比二哥更容易降低反王那边的戒备与敌意。

可是目睹这一幕的所有卫县兵民都知道, 乔长顺这一去背负了多大的危险。

但他是外祖父身边最适合跑这一趟的人。

二十几岁的男儿, 背影挺拔潇洒。

乔长顺笑得从容:“您老放心,长顺定不辱命!”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老先生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看着下面民心聚起的一位位青壮儿郎,早已被激出一片豪情,萧穆刚说完,他便朗声应了这差事。

乔长顺心里也是门清, 他在军营里历练过六年, 深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并非任何时候都管用, 遇到那不讲理的蛮横将领, 只要看你不顺眼, 派来多少使臣都能给你杀了。

卫县护城军?

乔长顺端来文房四宝,另有一人搬来桌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