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帝亲自接待了高宝藏,据说高宝藏痛哭流涕,几次下跪哀求李大帝出兵高句丽,荡平群丑,恢复高句丽的朗朗乾坤。而李大帝沉吟良久,耐不住高宝藏的苦苦哀求,终于点头答应了出兵高句丽。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更新时间:2011-4-29 20:56:49 本章字数:4041
第二更,哈哈,昨天克扣了两千字,今天果然轻松不少啊
贞观十八年六月十一,侯成业眼泪汪汪的带着几盒子零食跟几面新出品的盒镜(其实就是圆形的小化妆镜)回家了。毕竟老侯回来了,他也没理由再赖在我这儿了不是。
侯成业咋舌道:“妈呀,这日子咋活啊”
要了命了?晋阳公主咱先不说,另外两个虽然还没过门,但那可是我定了亲的媳妇儿
刑部尚书张亮不谈,可御史台御史大夫兼谏议大夫褚遂良、大理寺卿孙玄威,那可都是出了名的诤臣,各个都是钻了牛角尖里认死理儿的人物,连李大帝犯点儿小错都敢参,还会怕什么公主?
六月十三,有一名上河苑的宫女趁孝德、文成、晋阳三位公主在后花园赏花的时候,拦驾喊冤。结果三位公主听了这宫女的冤情后,直接将这宫女的状子送在了长孙皇后面前。可长孙皇后她不管这个啊,结果转头这状子就送了刑部尚书张亮手里。可就这么一折腾,这事儿闹大了,连李大帝都惊动了。
呃……那可是痛苦的回忆啊
要是他们真按了唐律来较真儿,我的俩媳妇儿不是得先挨一顿打再说?
太搞笑了,瞧这戏演得,咱还真就干不来这个。
听城里回来的刚孜一讲,我就犯晕,为什么呢?唐律明文规定,代递诉文者,等视原告。而且另外还有规定,冲撞王驾鸣冤者,无论情实否,先治冒犯罪,杖三十或鞭二十,后论详实。这长孙皇后肯定属于王驾之一。可三位公主呢?她们一时的同情,替宫女把状子递给了长孙皇后,等同于稀里糊涂的就搅合进了这案子,跟宫女一样,成了原告了可原告那是不论所述实否,先打了再说的
奇案
-----------------------------------
哥,你当初咋学东西的?”
贞观十八年六月初十,侯君集亲自送高句丽王高宝藏及一众王公大臣入京。无论是护送还是押送,反正是送到了。
上部 奇案(一)
据说如今这宫女鸣冤的案子,已经被李大帝钦点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部联办。乖乖不得了啊三司推事,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如今的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起来办一起案子(比喻或不恰当,大家伙儿担待。)
“苦着呢”我皱了一张脸:“每天从早学到晚,晚上还得做作业,要是第二天交不上,不是罚站就是打手心。一连好几年都是这样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结果,太平日子还没过两天,一件突发的大事,让整个长安城陷入了一片议论纷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