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不会帮林家!更不会麻烦元春!
王夫人愣了一下,虽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但觑着婆母的脸色,讪讪地闭上了嘴。只是当着这么多人被训斥,面颊不由微微发烫,尤其在听到身边邢夫人发出一声满是嘲讽的嗤笑后,更是又羞又恼。
可惜被羞辱的两人只是眼神怪异地看她一眼,并不搭话,而贾母嘴角已经开始往下撇了,淡淡扫了王夫人一眼,冷声道:“你少说几句罢。”
羞的是丢了体面,尤其在林如海和林黛玉面前,更叫王夫人坐立难安。
不过贾赦和贾政还是不满意,觉得园子还不够富贵精致,需要再好好布置雕琢。林如海听他们的话音,怕是起码再得砸二三十万两银子进去。
不过黛玉倒是留了下来,陪着贾母并一众女眷说话。
当然,这些人里不包括王夫人。
不管怎么说,林如海的讽刺都叫在场之人替贾母感到尴尬,贾母本人更不必说,嘴角拉成了一条平线,显然心情不太美妙。
说这话只是为了羞辱林如海和黛玉罢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如海也据实以告,只说还没有安排官职,需要等待时机。
林如海:“是。”
嘴上这么说,王夫人心中却在冷笑:绝不可能!
说是要等待时机,谁知道时机在什么时候?
王家从前只是普通勋贵,家中并无什么得力之人,王子腾也是在王夫人出嫁之后才开始崛起。且王家对女儿的教养并不出众,女红理事或许不落人后,但眼界和格局比起正经大家闺秀就差得远了。
林如海也自有贾赦和贾政招待。
这叫王夫人又得意起来。
薛母也是嫁人之后才在薛父的教导下成长了一些,薛虯入朝后她更是眼界大开。而贾家并没有什么出息的,贾政对王夫人也不上心,她这么多年也没什么长进,只看能做出放印子钱这种事,且直到现在也不知收敛,便知她有多么无知了。
用过午饭,贾赦和贾政还请林如海一同游园。
厌恶的林家和林黛玉倒霉,王夫人如何不高兴?用帕子掩住微微翘起的嘴角,假惺惺问贾母:“要不要给娘娘递个信,在皇上跟前替妹夫说说情?”
恼的是贾母不给她脸面,当着这么多人疾言厉色,她可是娘娘的生母啊!
且老太太多少有些夸大其词,黛玉虽然搬出去住了,但也没有不顾她,不仅时常来请安,偶尔也会回来住几天,更别说平日好东西流水似的往老太太院子里送,方才听着老太太明里暗里的指责,就连她们也觉得亏心!
期间林如海与贾政谈诗论政,和贾赦聊聊古扇收藏,倒也算得上愉快和睦。
这园子自然是省亲别墅,如今已经建得七七八八了,流水似的银子砸进去,建起来的园子的确不错,即便不说一步一景也差不离。
因此王夫人对朝政上的事了解并不多,见皇上没有及时为林如海安排官职,便觉得这是他不受看重。
贾母对王夫人越发不耐烦。
不过贾母到底比别人多吃了几十年的米,养气功夫还是有一些的,纵然心中不悦也没有发作,只是淡淡地转移话题:“听说女婿昨日进宫面圣了?”
说起来的确是贾家对不住黛玉在先,黛玉疏远贾家没有错处,甚至在场大部分人都是理解她的。
这个蠢物!
林如海给贾母请过安,略说了几句话便出去了,屋子里这么多女眷,他实在不好久留,请安的整个过程里甚至没怎么抬头。
贾母:“离了江南倒也罢了,只是既回了京城,皇上对你是什么安排?”
譬如卸职丁忧的那些人,说是丁忧结束便可起复,可是皇帝想不起他们,一辈子不得起复之人也不是没有。
她恨不得老太太直接给黛玉扣个不孝的帽子,把这小贱人的名声踩到泥里才好。最好薛家也能跟她退婚,让她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比起当日黛玉进府,贾赦和贾政见都没见,他们对林如海就热情多了,贾政甚至跟衙门请了假,特意留在家中招待林如海。
且不说王夫人心情复杂,甚至对贾母有了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