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的铜钱通现代(古穿今) 第106节(2/3)111  我的铜钱通现代(古穿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放心,”郑大夫笑着又夹了块猪心:“都是些温补的香料,无碍的。”

一套杏黄色印暗纹的对襟衫裙,都是日常可穿的款式。不是特别华丽的,偏日常的风格。至于其他的聘礼,她准备明日就去汴京的铺子看看。

她还选中一款带三个如意挂坠的铜镀金璎珞项圈。每个如意上都镶嵌着松石、红玛瑙和红玉髓。虽然这些宝石都不值钱,但搭配得当,看起来也是颇为富贵。

花费不多,但能唬得住人,她估计要是去这边店里买的话,三样最起码一二百两银子。

,眼中闪过一丝促狭:“猪肝和猪心。”见夫人脸色发白,又补充道:“猪肝可补血,少吃点对身子好,但是不能多吃。”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是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又花去一百多两银子。苏合香在心里算了算账,这套聘礼前前后后花了不下三百多两。这还不包括华国买的首饰和衣裳。

她没想到的是,这位夫子绣花的手艺也不错,干脆给她涨了2两,顺便教大小妮绣花。

苏合香给大小妮买过两元店的饰品,质量非常不好,带了没多久就掉色了。有的也不结实,没带两次配件就坏了。

厅外月色如水,郑府这顿晚膳吃得比往常热闹许多。

选了这三个饰品就差不多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她知道。

一个是绒花发梳,两朵大红色花上带点渐变粉,花蕊中点缀着一颗珍珠,蓝色配的叶子上带了些黄,价格169元,在一众几十元的绒花里,这个算是中高档次的了。

苏合香专门问过媒婆,汴京普通人家的聘礼是二三十两,稍微中产点的是二三百两,权贵富豪就是上不封顶了。自家准备几百两的聘礼,远远高于李家的家境条件了。毕竟其他人家拿得出来几百两聘礼的,可以找到更优秀的小娘子。

天公作美,晴空万里。苏合香起了个大早,亲自将聘礼检查了一遍。监督着将聘礼一件件装进描金红漆的礼盒中。

郑夫人闻言紧张起来:“药性不会相冲吧?”

院门外,雇来的挑夫们已经排成长队。十坛绍兴女儿红、上等的龙井茶、六只活羊被红绸系着角,还有各色干果蜜饯装在描金的红色木盒里。

“肠子。”郑大夫缓缓吐出这两个字,满意地看着女儿瞬间僵住的表情。

“苏夫人,都齐备了。”媒婆穿着崭新的绛紫色褙子,笑吟吟地走过来:“老身做媒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体面的聘礼呢!”

这些款式都是汴京没有的,并且照片里的镀金的看起来和真金差不多,评价里也是说可以保持长时间不掉色。

“嗯,桂皮、八角、茴香”郑大夫如数家珍:“还有几味没尝出来,这苏药姑确实有几分手艺在身上。”

衣服的话很好买,她准备了两套春秋穿的裙子。一套藕荷色绣缠枝纹的襦裙,配月白色半臂。

苏合香掀开最上面的锦盒检查。一匹红色的云锦在晨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暗纹的牡丹图案若隐若现。

三娘子的筷子啪嗒掉在桌上。她的脸皱成一团,嘴里残留的美味与脑中浮现的画面激烈交战,最后自暴自弃地捂住耳朵,闭上眼:“啊!我不想不想!”

剩下的时间,她抓紧给铁柱置办聘礼。

苏合香在给铁柱买聘礼的这段时日,抽空找郑夫人搭线介绍,花了一个月6两银子的高价,请了女夫子来教大小妮认字。

三娘子这时才后知后觉地停下筷子:“等等,我刚才吃的是”

“苏药姑放药材了?”她细细品味着问道。

郑夫人笑道:“这苏药姑家确实有点本事,怪不得一个妇人能带着孩子到汴京生活。”

时间一转眼到了下聘这日。

她在网上精挑细选选了三样首饰。

“那也是七娘

郑夫人被她逗得摇头失笑。她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夹了片看起来最‘正常’的猪肝。闭着眼送入口中,预想中的腥臊却未出现,反而尝到一股醇厚的药香。

又给璎珞配了个铜镀金的玛瑙耳坠,耳坠上还点缀着一白一粉两个小珍珠。珍珠在现代不值钱,但是在汴京,就算上面是两颗小号珍珠,但是其中一颗是粉色,最起码能值个二十两。

三样在汴京买的金器分别是一对如意镯子、一支金钗、一枚金如意锁,足足花费了一百五十两银子。那枚如意锁锁面上錾刻着‘百年好合’四个篆字,边缘还镶嵌着几粒小小的红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喜庆的光芒。

所以这些饰品,她是在价格贵些的网店里购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