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两个步兵师的兵力,对他来说可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他的这个要求,蒋总裁不会拒绝,因为日军的大规模战略进攻即将到来,但山城政府自己的财政没有钱,又得从烟厂里面往外掏钱。
“我们没来的时候,以前的烟叶行压磅现象严重,二十四两算一斤,不但压低烟叶等级,还在称重的时候做手脚,价值一毛划三分,还是爱卖不卖,但是我们来了,按照真实成色收烟叶,分量绝不掺水,给钱给的痛快,整个许昌的烟叶,大部分都被我们给吃了。”
“我们烟厂的人,在当地是备受尊重,浙赣皖边界游击司令部举办游击训练班,单纯烟民子弟报名的就有两万人之多。”烟厂特务组组长兼警卫处处长赵文熙笑着说道。
说起来韩霖也是山城政府的特权阶层,虽然他的特权不是为了自己,卷烟厂的利润用来支撑整个特勤局的财务,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行为影响到山城政府在豫省的财政收入。
“第一战区隶属于蒋铭三和汤蒽伯,这两人在豫省的名声很不好,我们的部队归属第一战区,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头上泼脏水吗?”赵文熙问道。
烟厂的警卫队不属于特勤局的正式编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特工的,也不属于是军队编制,算是烟厂自己招募的押运人员和保安,韩霖也不是很清楚具体情况。
“很好,你现在就开始进行扩编,我回到山城后向委座汇报,争取两个师的编制,联系美国人请求支援武器装备,从祁门的训练基地抽调一批教官和经验丰富的军官,抓紧时间进行训练。”韩霖咬了咬牙说道。
蒋铭三和汤蒽伯两个人争权夺利,这就给自己创造了机会,谁也不愿意得罪自己,遭到两外两人的夹击。
可韩霖觉得对于这件事,他问心无愧,烟厂的利润转变为一笔笔的经费和粮食物资,给特勤局的特工们,解除了家庭生活的后顾之忧,烟民靠着他的特权,免去被山城政府的苛捐杂税所压榨,被当地的帮会和土豪劣绅欺负,这才是特权的意义。
“绝对没问题,一批两万人都能做到,光是烟民子弟就能完成第一批,就是兵员素质不太好,大量的老百姓长期陷于饥荒,体质遭到很大的摧残,怕是不符合标准。”赵文熙毫不犹豫的说道。
“也是有老板撑着,不管是驻军还是警察,都不敢拦截运送烟叶的车队,更不敢来滋事,当地政府不敢跑来收税,当地的帮会不敢招惹,只要签了协议,这些烟民的烟叶就是特勤局的资产,没见过有人敢跑到军统局和中统局收税的,自然更不敢来我们这里收税。”
“我们的卷烟厂,四君子牌香烟销售全国,唐小姐到了洛阳的卷烟厂就知道了,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卷烟厂赚了钱,老百姓也得到实惠,前几年豫省大旱,也只有烟民能活得下去。”
“警卫处目前有多少编制?”韩霖问道。
日军华北方面军这次出动主力的目的,是打
按照山城政府的规定,一亩地的苛捐杂税能到十五块钱,韩霖的烟厂不交税,烟民也不交税,最起码一年损失数百万元的税款。
他听到烟民子弟如此踊跃想要参军,也萌生了一个想法,就地训练两个半美械师,在一年后爆发的豫中会战,会起到极大的作用,虽然挡不住日军的主力,最起码能保护一些县城,不像原时空败得那么惨,三十七天的时间丢失三十八座城池!
“我们自己经营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和当地的烟民签订收购协议,我们提供预付款和技术指导,就目前的情况,差不多能有十几万亩,亩产六十到七十公斤,也是因为有这个基础,我们的卷烟厂几十台机器才能二十四小时全开,供应全国的销售。”
“我们的部队怎么可能给他们指挥,对外宣称是组建缉私部队,两个缉私总团,一个驻扎在淮阳(周口),一个驻扎在许昌西南的襄城,东西形成掎角之势,蒋铭三和汤蒽伯他们除非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动大公子的嫡系部队。”韩霖说道。
“如果让你敞开招募,每三个月为一批,每批一万人,你能做到吗?”韩霖问道。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报告老板,许昌有两千人的护烟队,是当地烟民子弟组成,我们发放少量的武器和补贴,从许昌到洛阳沿途有禹州和登封两个大队,烟厂驻地有一个护卫大队,加起来有两千人。”赵文熙说道。
补救措施
可这件事情一定要做,为了保护豫省的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哪怕再困难,他也得想方设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