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工作方面的事很快揭过去,祝成蹊按照之前在电话里说好的请周杭生吃饭。
也没有鱼。
只是这玩意儿她只在电视里看过,知道制作工艺相当的复杂和考究,甚至差一点失传断代,尤其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
如果绒花的事能行的话,那她就需要大量的手艺人。
周杭生家里条件不俗,但父母长辈都是苦过来的,并不是铺张浪费的人,是以他在吃穿上面也延续了家里的一贯作风,衣服以干净整洁为主,吃食也并不挑剔,以不浪费为首要原则。
周杭生不挑剔,但付款的时候还是按住了祝成蹊的小臂,“既然这次不算你请客,那下次
祝成蹊偏头看向周杭生,“暂时没办法了,先凑合着吃,回头我再请你一次。”
周杭生以前没想过参加广交会,是因为他知道去了也没用,还不如先扎扎实实把小营山的底子打好。
祝明萍以前倒是去参加过,但是她快要生产了,今年的春季广交会开始的时候估计正是她生产以及坐月子的时候,祝成蹊根本不可能通过她过去。
所以她现在一要找到这种手艺人,并且最好越多越好,二就需要安排更多的人学习学会学透,最后才是想办法卖出去。
“……就是我对这里不熟悉,只能请你去国营饭店碰碰运气了,希望这里的国营饭店今天供应的饭菜要好吃一点。”
但祝成蹊既然开了口,他觉得她应该是有想法的,就点点头说:“好,我来想办法,到时候我们一起去见见世面。”
但是他们这种村办的小集体根本就没有机会出现在广交会这种大场面。
上来的丝绸卖给外商,而其他丝绸产品恐怕很难卖出去,除非你能像草编那样把手中的丝绸制品单独找到买家。”
不过他之前去迎胜村那次就注意到祝成蹊在这方面有点挑剔。
祝成蹊摇头,“我知道,我也没想现在就带着产品过去,我只是想先去见见世面,看看里面到底都有什么,但我大姐今年应该去不了,我只能先问问你了。”
但她不会说什么,不好吃或者不喜欢吃的就基本不动筷子,吃的也少。
也不知道她是单纯的不喜欢吃肉还是觉得那些做的都不好吃。
祝成蹊明白周杭生的意思,所以她从一开始想做的就不是丝绸,而是绒花。
见面之中有感情线
事实证明周杭生今天的猜想是对的,国营饭店里确实没什么好菜色,只有白菜炖豆腐,萝卜丝炒千张以及大杂烩,也就是所谓的丰收炖菜,但是是没有有肉版本的。
他就说:“我对这些无所谓,不过我们可以先去看看再说。”
而且她的胃口和时下很多人不太一样,别人偏好的重油,肥肉等她都不喜欢,倒是素菜吃的多一点,瘦肉偶尔会夹一筷子尝尝,但一般很少出现三筷子的情况。
可如今这个时节不好,蔬菜只有早早囤起来的萝卜白菜和土豆,而且品相也肯定一般,肉类就更少了,但有鱼的可能性会大一点,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了。
祝成蹊原本没想着今天能见到周杭生并说这些,但既然话赶话说到这儿了,那她也没必要扭捏。
“你想在广交会找合作商?”周杭生略诧异,“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我们的体量太小了,连最初期的审核都不可能通过。”
“好。”祝成蹊点头,又保证般道:“我是有一点想法,但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行,所以才打算到南边转转,等我确定了之后,我就告诉你,到时候我们或许可以继续合作。”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看着周杭生,直接问道:“你有办法去广交会吗?”
祝成蹊盯上的是广交会这个路子。
而祝明萍以及家里其他的关系网没铺在那边,倒是周杭生说过他在杭州出生,家人以前在那边工作过,想来他们家在南边的关系网不错,且他家世不俗,由他帮忙把人弄过来最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