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让外戚再次伟大 第53节(2/3)111  让外戚再次伟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照白笑道。

“怎讲?”梁珞迦忍不住身子都朝前凑了凑,实在是好奇。

“我在受小世子所托后,查了许多当年之事。徐大人成亲早,长子如今比我崔表哥都长两岁,一直在家中读书,未去国子监,也未读名门书院,这是为何?徐大人自己是靠着一朝鱼跃龙门成就今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我不信他不在意家中独子学业与前程。”

梁道玄边说边摸了摸茶盏,水已凉了,他转头命殿外听候的宫女去再沏一壶新茶。

“徐大人想来是借我的东风,除去他的麻烦‘外戚’,此刻正乐得如此。”

只不过是有限知情人。

梁珞迦摇头笑道:“这些分寸妹妹晓得,哥哥你说过的,如果没想好对策,就不要先同政事堂提出问题。”

梁道玄从所知信息和短暂的相处中,感受到了微妙与蛛丝马迹,结合他两辈子的人生经验,不敢说洞悉人性,但觉得足够推断人性。

梁珞迦敏锐惊觉:“他是不希望儿子与自己一道入仕,受自己权势庇佑与桎梏,他地位之高,难以避嫌,只能以时间铺路,让儿子厚积薄发,一展长才。”

“是凌汛又有灾情了么?”

这时,沈宜正好从殿内步出,见梁道玄与徐照白谈笑风生,他也微微一滞,很快回过神道:“太后有旨,宣徐大人觐见。”

“这些顾虑你还没同政事堂说吧?”梁道玄问。

“还有一层……当然,这是我自己所想,无有论断。”旁人的话,梁道玄可能就不说了,肯定要被人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自己妹妹面前,正是该说心里话和实话,“我想他是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在霖儿亲政后,让儿子以本朝之臣身份出仕,谋求一家的安泰与仕途的顺遂。”

“哦?为何有此思此言?”

梁道玄的话让徐照白再次凝神,他倦怠的目光里竟复有神采明熠,定睛之后,梁道玄倒是一副诚恳讨教的憨直晚辈模样,又补了一句:“大人觉得我说得对么?”

梁珞迦双目圆睁,半晌,复又叹息幽幽道:“论为子女计之长远,我不如徐照白……”

“可不是我,是他自家家务事。我想徐大人这位外甥给他大概惹了不少事端。徐大人为人谨慎自持,擅以沉默自守,从不张扬,为何梅相要他与曹嶷共事?正是此理!曹嶷仰赖出身功名家世显赫,高心凌人,而徐大人与他正好相反,安之若固静观默察,最沉得住气,他绝不会允许自家有如此亲戚,破坏他的官声与权势。”

“下官倒觉得不然。”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政事堂未必就想一直这样拖下去,必然有些没有挑明的隐忧。”梁道玄不想妹妹因为忧思国政悬心百姓而反倒被政事堂挟制,进退维谷,到时又是一番被动的排揎,越是解决关键问题,越要尽量一次到位。

然而梁道玄却出乎意料的诡秘一笑:“得罪吗?未必。”

公事在先,梁道玄属于探亲,自然要往后稍稍,他恭敬归还自己帮忙所拿的那份奏呈。

毕竟徐大人又不是自己亲爹那种货色。

梁珞迦作为太后并无太多决策权,走一遍流程,加一遭凤印,没多久徐照白便走出仪英殿,向梁道玄颔首道别,沈宜再来通传,梁道玄进到偏殿里,正见妹妹正托腮似乎思考什么。

“我过两日去问问洛王殿下。”梁道玄觉得还是知情人了解更多信息。

“这样的人,怎么会给儿子留下污迹和麻烦?必然是要顺势而

这话实在超乎梁珞迦预料:“外戚?”

“只怕这次哥哥为宗室得罪徐照白,想问出什么更难了。”梁珞迦苦笑轻叹。

“银钱和土石都已加急运过去。峨州有几处水道密集险峻的地方正是定阳王封地,也单独给了他一道圣旨,从旁协助本地衙门急备。不过……现下丹州峨州那里缺得是人手,梅相的意思是先预先征发今年秋后的徭役,但我觉得是拆东墙补西墙,年年如此,到秋后总是缺人手加固河堤,待到来年再是同样情形,如此往复,如何是好。”梁珞迦显然也是为国事疲怠至极。

徐照白竟笑出了声。

作为一朝太后,这次着实让她敏感。

但总这么下去也是不行。

“下官以为,庙堂之上并非没有勇气,而是所有勇气都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甚至有时候沉默都是一种勇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