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早饭下来,安氏对着云鉴突然母爱泛滥,这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么长的时间待在考场里,吃喝拉撒只能在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解决,能考中举人的不仅要学识非凡,还需有拔尖的体力和意志力。
闫师傅见了她,连忙汇报道:“小东家,按照您的吩咐,我们这回烧的最多的是宝瓶,您瞧瞧整整十二尊,其余的还有几套茶具。”
没办法,沈妩让人买了几车丹墨,也就是石炭,准备试一试。
“你确定这黑乎乎的玩意儿能烧瓷?”见到了石炭的云鉴不由得怀疑道。
总之一句话,徐家想要平反不会太容易。
“我儿受苦了。”安氏拿着手帕想帮他擦额上的汗。
沈妩不由叹了口气。
沈父却摇头道:“叛国这种事历来都是疑罪从有,一旦粘上,除非有切实的证据自证,不然很难脱身。而且徐家的军权,是圣上一直以来想要收回去的。”
“是真的,云少爷。我爹已经试过了,烧这个石炭,窑温的确比烧木材高的多。”一旁的闫土认真道。
大成朝科举,乡试一共考三场,每场的时间是三天两夜,加起来就是九天七夜。
说着,就上下打量云鉴,“也是,筝儿都出嫁了,我儿子可不就长大了么。说起来你屋里也该有人伺候了,墨青那丫头……”
沈妩只憨笑着不接话。
沈父眉毛挑了挑,道:“暂时没有找到切实的证据。”
沈妩一开始都找不到这东西,还是请沈父帮着打听,托了人才从山西运来的。可费了不少力气和银子呢。
既然如此,徐家的爵位是不是可以还回去?
现今所有窑厂都烧的是低温瓷,温度大概在700到1000摄氏度之间,而沈妩要烧的新瓷温度至少要达到1200摄氏度。
云鉴考前,沈妩曾模仿贡院的环境让他适应了几日,然而就算如此,等最后一天从考场出来,云鉴的脸色依然十分惨淡。
却不想云鉴一下子躲开了。“娘,我都多大了,我自己擦。”
安氏看着他嗔道:“这孩子,还不好意思了。”
沈妩便让玉管给灶上的杜婆子说让给云鉴做碗面来。
安氏看着他瘦俏的脸颊,忍不住心疼,“怎么不多睡会儿,饿不饿?”说着就让人摆饭。
一听到沈妩说一会儿去窑厂,于是立即起身跟上,“小妹,我和你一起去。是不是新瓷有进展了?”
沈妩面上露出喜色,问道:“那徐家的案子,三司会审的怎么样了?”
玩笑几句,沈父才继续说起正事:“此次圣上大赦天下,徐氏也在此列。又有大皇子的求情,圣上恩准徐家人可以留在京城,不必返还原籍。”
你们说什么,我不懂。
沈妩说着走过去看闫师傅带着徒弟们将做好的瓷胚往窑里放。
“行了,你就瞧好吧!”
闫师傅等人换了不少木材,但温度总也达不到要求。
说起来窑厂烧新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惜一直烧不成功。主要温度的原因。
安氏这才注意到旁边的闺女,不由有些懊恼,刚才只顾着儿子了,都没注意阿妩。
这个时代,燃料还是以木材为主,石炭因为不易开采、量少、不易燃等因素,并未被普及。
真的?
“娘!”她话还没说完,云鉴就打断了,“您说什么呢,阿妩可还在这里呢。”
扯的细细的拉面,满满一大海碗,浇上熬煮的浓浓的牛骨汤,里面埋着多多的牛腱子肉。
云鉴吃的头也抬不起来,吃完面又喝了一大碗面汤,才长长出了口气,“痛快!”
“我感觉这会儿能吃下去三头牛。”
朝中有得力的人扶持,要不就是简在帝心。而沈父一样也沾不上,他只是有只能干的小闺女。
被人接回家,一句话没说倒头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才来给安氏问安。
沈妩默默放下汤碗,看着安氏和云鉴摆出一副懵懂的表情。
云鉴坐下后对着桌上的早餐一顿狼吞虎咽。他这个年纪正是能吃的时候,安氏早饭多用米粥等汤水,他就有些吃的不得劲。
接下来几日,一家子的心思都在云鉴科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