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2/2)111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教无类”。

如同一盘围棋,对方在做执棋手,暗暗将自己的棋子(学子)分布出去,侵占着其他人的领地。

可惜,如今潜龙在渊,水池尚浅,很少有人将这句话真的当真。

表面上说是三皇子一党,实则分明是在布置自己的棋局。

两小只几乎是亲眼看着这个州城从战乱荒凉到重归繁华。

而有着萧太后在,耶律隆绪还未真正亲政,即便满腹忧虑,也只得以母后的意见为主。

从不愿上街,不愿离开童启身边,到现在每日都必须抽出一段时间,出来倾听百姓们的生活。

相比起他们,这些人就像是生活在炼狱之中,可却因为他人的一点点小恩惠,对生活产生的所有变化,感到幸福与感激。

“我明白母后的求贤若渴,我也爱惜人才,只是……这样吧,我率兵亲自去一趟黄龙府,实验那火药到底是不是真的,顺便借此机会,将童启拉拢一番,若他能顺应时局,那自然是最好,可若是对方抵死不从。那么,母后,我建议您能够允许我将其原地斩杀。这样的人,绝不能放他离开。”

如此人才,百年,不,只怕千年也难遇。

耶律隆绪肯定道,“有。”

“那当然,要不然怎么他是师父呢?”

“他明明身负和谈任务,却压下不提,反而先拿下三州,控制了军权,才与四皇子和谈,只这一举,便足以看出其心思之重,傲骨之胜,轻易不会与任何人低头。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可怕,绝不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萧太后不甘心的说道。

萧绰这才总算是放心,放任他带兵前往了黄龙府。

是个大孩子了!

这份眼光之长远,耐心之十足,简直让任何一个人都感到毛骨悚然。

不过一个文臣而已,会有这么厉害?

赋税、兵役、旱灾、涝灾、疫病、生计……

他答应了,一定会尽量努力拉拢,能生擒就尽量生擒,实在不行,再想办法,就地斩杀。

原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读得起书,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吃得起饭。

再过两个多月,她便要二岁了。

他目光幽深的看着那张信纸上□□,冷静的分析着,“若他真的与那传闻中的一致,那么,不论我们付出多大的代价,都绝不能让他安然离开这里。文臣不可怕,多智近妖的文臣也不可怕,但拥有文人的风骨还多智近妖,那便不容小觑了。母后,我有直觉,若我们今日不能够使对方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今后,他将会是我们拿下大奉朝的最大敌人。”

多少能够猜出一二。

“有这么严重吗?”萧太后被吓了一跳。

什么叫有教无类,不过是拢和所有可拢和在一起的力量罢了。

悄无声息。

可如今,却只化作了一句

“山长真的好厉害啊,怎么什么都知道。”李元昊忍不住感叹着。

耶律隆绪苦笑一声,无奈道。

事实证明,耶律隆绪的判断确实没错。

而后几十年内,这则预言不断的验证着,提醒着童启对周边所有国家的强大影响力。

即便耶律隆绪不在了,这则说法也依旧在实行。

每日随着山长的一条条命令,而改变一点点,一个多月后,便如同神迹一般,再难以见到从前的影子,每个人都在笑,每个人都在赞,他们满心骄傲又感慨。

而此刻的蓟州城内,童启的弱点——李元昊和赵天阙两个小崽子,也正行驶在街头,兴致勃勃的聆听着百姓们的反馈与抱怨。

若真的就让她这么放弃,那才是真正的可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一桩桩,一件件,简直让他们大开眼界。

自跟随山长出来后,他们见识了不少的新鲜事,头一次遇到比伊川县还寒冷的地方,也头一次知道,原来普通百姓们过的生活竟然如此可怜。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如此重视提防一个人,其话语中的冷厉与血腥,几乎扑面而来。

而那些被吞没的仕宦、寒门、外戚、宠臣,便是他盯紧的团体。只要他能够将所有的学生分布进入每一个领域里,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那么到最后,谁能分清楚到底那些领域是他的人,还是他的人控制着那些领域呢?

赵天阙一脸得意。

“可那太监不是还注明了童启的弱点吗?若我们能够加以利用起来,牵制一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