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2/2)111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童启忙在人搀扶之下,坐正了身体,抱拳躬身。

可圣上呢,直接把华夏书院出身的,受到童启所推荐的学生免了前面的所有考试。

若每一次都能有如此的结果,那这伤,也不是不能多受几次。

不,或者说几乎算是迫不及待。

汪启元站在床边,心疼的看着自家山长受伤的样子,内疚不已。

别说其他人,就是三皇子读完,都是一脸的复杂之色。

绝不可能再有第二个人!

跨时一年,这得到的奖励也非常无与伦比。

可包含的内容信息,却令所有在场的人无一不惊。

“好好好,等继世、天阙他们回来,我便回程。”

即便天王老子来了,也得乖乖从童生开始考起来。

整个局面,童启非常满意,可他的学生们,却似乎并不这么想。

童启无奈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这有什么可内疚的?本身我若早知晓,便干脆不去赴约了,变动嘛,谁也预想不到。别吓住了,这只是王小花包扎的过于夸张,实际上并没有伤到骨头,只需要修养一段时间即可。”

只怕全天下的老师们,都会愿意的吧?

三皇子掏出圣旨,宣读着。

四皇子乃辽主所杀,文坛上不少保皇党因此义愤填膺,遗憾无比。

自建国以来还从未出现过啊!

这三条,俨然比所有武将们抛头颅洒热血所得到的荣誉还要高!

科举之难,很大程度上便是源于其三年一届的考试时间设定,如若没考中,那你别管是发挥失常还是什么,怎么也得再等三年再说。

“……今特授尔龙图阁大学士,参预枢密,赐正二品紫绶金章,许以宫门画戟昼开,闻鼓即入,不拘常例……”

这也太逆天了一些?

光是这一层层考上去,就得好多年。

“……特赐丹书铁券,镌刻‘除十恶五逆外,余罪皆赦’,子孙可袭三世……”

和谈变得空前容易。

“……更允尔所创【华夏书院】每科特贡三人,径赴礼部会试,不拘文凭,但凭山长亲笔保书。文官不许盘诘,武臣不得染指,违者论罪!”

“可那也是受伤啊!山长,您还是早些回书院修养吧,那里有齐全的医务条件,反正这边事情都已经结束的差不多了,有我们在,您放心。”

“哎呦,可别怪我打扰了你们师徒叙旧,不必行礼了,童山长,我来,乃是有父皇的

童启见朝中终于来了人,忙逃难般将这一大摊子事务直接交接给了汪启元等人。

童启同样震惊无比,他忐忑的接过那圣旨,抬眸看向几人,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这伤受的值了!

其实圣旨内容极为简单,不过是对此次童启个人在抗辽的事件中所作所为,做一个结算奖赏罢了。

他垂丧着脸,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一般。

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系统忙不迭欲凑那个双喜临门的运道,于是便将此次活动后的奖赏,也一并公示了出来。

三皇子掀帘而入,见到两人之间的氛围,一脸的讶异。

简直是无上的殊荣!

丹书铁券?那是什么东西!

然而这还没完……

令童启眼睛一亮,开心不已。

他笑着答应下来,久不见自己的学生,此刻,就连这嘟囔声,都变得无比亲切。

直接免试一路进入会试科考?这让天下的其他士子们怎么做到心理平衡?

只要有才华,就可以直接参与会试,享举人待遇!

还是世袭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听到这儿,大家觉得还正常,等于没参加科考,直接给了童启正二品衔,且允许他随时面见圣上,禀告朝政。

旨意要宣读,您坐在床上接旨即可。”

只要拼一人,便能幸所有学生。

以对方的功绩来看,完全可以理解。

而赐下的尚方宝剑等物,也顺利归还,终究没有用得上。

况且什么叫做除谋反之类大罪,其他皆可赦,还允许子孙袭三世?这不就等于给了块免死金牌吗?

从这里开始,就有点不太对劲了。

好家伙,连特招生通道都出来了?

寥寥数语。

他知道父皇信任童启,可从未想过,竟然会如此信任?

而童启则彻彻底底逃出了这个抉择困境,顺利成为了忠勇之士。

“是学生无能,不能替师受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