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对京营的长久规划(2/2)111  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检点头道:“卿提醒的是,火器之事,朕也会想法解决。”

“若是守城,可另设京城民军,与京营分开训练。守城之兵可用京城本地居民为兵。这需全面清查京城人口,理清职业,查清壮丁人数,打造登记簿册。抽选壮丁,做守城训练。

毕懋康在天启时担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四品的职位

打放便捷,威力也相当惊人。

“若紧急时,民军也可为京营后备。如此可为万全之计。”

另一种是击贼神机石榴炮,形似石榴,如碗大小,内部装有火药。

朱由检知道毕懋康是《军器图说》的作者。

在《军器图说》里,燧发枪的名字是自生火铳。

朱由检询问火器事宜。

便于军队携带摆放,随时调整发射位置。

便于单兵携带使用。

“若我大明能善用火器,克制夷虏骑射,事半功倍。”

这毕懋康果然对各类火器如数家珍。

长三尺,重六十斤。有柄有架。

“器械不精,使用之时,反受其害。故戚少保又言‘火器不精不如无’”

骑兵往来如飞,红夷炮笨重无比,不适合用于野战,更适合用于攻城摧坚。

可以抛掷到敌阵内爆炸,作用类似于后代的手榴弹。

前不久,浙江道御史汪起元上疏推荐毕懋良、毕懋康、余懋衡、倪思辉等人。

因为轻便,可用于冲锋破阵。

一是带有钢轮发火装置的地雷,毕懋康使用的术语是埋伏地雷炮钢轮发火柜。

虽然实际历史中《军器图说》在崇祯八年才写完刊刻,不过毕懋康是精通火器的专家,却是毋庸置疑的。

朱由检略一思索,便想到了一个人。

“戚少保曾言‘弓矢远不如火器,命中不如鸟铳’

使用方式和朱由检知道的现代地雷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一个时辰后,毕懋康应召入宫。

这用来对付建虏骑兵,只要能侦测准确,威力惊人。

在对建虏作战中,可以产生更大的作用。

“还有火器一事,陛下也当留心。建虏最畏者,我大明之火器。

他推荐重点发展如下几种火器。

毕懋康认为花费重金,打造笨重的红夷炮,并不实用。

至于火炮方面。

阎应元点头表示同意。随即补充道:

当时最先进的燧发枪,就是毕懋康在《军器图说》里给出的。

都是藏埋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通过踩踏或牵拉激起发火机械装置,然后引发爆炸。

朱由检看向阎应元的目光满是欣赏之色:

相反明军应该更注重发展便于携带的轻型火炮。

按他的介绍,对建虏最实用的火器其实并非红夷大炮。

相制约,也可防止意外。”

毕懋康推崇翼虎炮。

“但用火器需制作精良。

“卿真是大才,清查人口之事,也确实紧要,不仅京城人口需清查,全大明人口都需清查。此事待朕和户部商量后,必须推行!”

如果能改进,使得携带更便利,抛掷更合手,爆炸的可控性更强。

现在作为等候安排职位的官员,应该已经到了京城。

阎应元告辞后。

“京营当为震慑四方的野战之师。

阎应元沉吟片刻之后又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