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直接用来厮杀,等于是送去被屠。
代善身边的两千三百多人,那是他用来自保的,现在更不敢去支援各处。
曹变蛟听了杨志羔的话,眼睛一亮:“这法子好!”
曹变蛟咬牙道:“才破沈阳城,就要撤出?那这城岂不是白破了?”
而且没有经过训练,也根本谈不上
“另外在这半个时辰里设法用虏语和华语尽可能在城内宣扬,鞑人老弱和城内汉役能主动从西边两个城门向西而逃,可以宥而不杀,留在城内者杀无赦。”
不过他提出了一个顾虑。
曹文诏摇头:“是东江拨夜侦测到的讯息,受伤吐血急着赶来报讯,应该错不了。”
同时又有一千六百名士兵,分成八队,骑马沿着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八条对穿沈阳城区的街道奔驰。
曲承恩见已经攻破沈阳,却又要放弃。
在永昌门口的曹文诏见曹变蛟出来,走近他身边,低声附耳道:
然后再用汉语高喊一遍。
与此同时,同样的命令也传达到其他城外军兵,约莫两万多明军分别从城墙破口和西城门中涌入,然后以城墙向内两百步的范围巡剿建鞑。
先前和留守在沈阳的虏军打,虽说没有落太大下风。但这部分留守的虏军战力比起出征的虏军毕竟还要弱一些。
两千六百多兵即便集中在一起,也不够冲入城内两万明军杀的。
“几位将军商议后,让城内我军在半个时辰后,必须全部撤出。在这之前,我军依旧保持攻城势头,但新进城士兵只在城墙周围活动。
“城内鞑子妇孺老弱听着,我天朝大军已克沈阳,半个时辰内,尔等速出西城门,向西而去者不杀。半个时辰后,还留在城内,无论汉鞑,杀无赦。”
曹变蛟无奈:“俺带的一千兵就在这里,容易撤出,不过咸镜镇的刘兴祚总兵却冲进城了,若是现在我兵全撤,岂非把他置于死地?”
原本在城墙上分段值守的鞑兵加起来不过两千六百多人。
此次捣袭虏巢,已经获利不少,不能再贪得无厌,转胜为败了。
众将商量一阵后,沈世魁想出一个法子。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军四万人一旦被建虏大军缠住,那情形就不妙了。
曹文诏严肃道:“那也没办法,该撤还是要撤!”
此时盛京城内的鞑军已经彻底丧失抵抗能力。
至于那将近三万组织起来的妇孺老幼,用于辅助守城,或许还可以。
曹变蛟大为惊愕:“什么?虏酋已经赶回?莫不是消息错了,怎么会这等快?”
他们手中举着火把,一边奔行,一边喊话。
“变蛟,建虏酋首黄台吉已经率兵赶回,现在距离沈阳不到九十里地。”
也会给他们可乘之机。
必须想个办法既能及时撤走,同时又给沈阳城内制造混乱,加大建虏损失。
但也知道必须以大局为重。
更何况他们分散在城墙四周。
曹变蛟冲出永昌门要接应更多明军入城时,关于撤军的消息在一些将领间已经初步传开了。
代善留在身边的机动兵力也就两千三百多人。
曹变蛟道:“叔父说的是,让城外大军继续进城,半个时辰内一边向城内散播消息,一边追杀城墙附近的鞑兵。”
众将当即决定,必须撤出沈阳城。
以现在东江和关宁明军的平均水准,即便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也多半不是建虏这些军队的敌手,更不必说人数劣势。
正在这时,曲承恩手下的千总杨志羔快马跑了过来,说道:
心中不免痛惜。
时辰后,就有可能出现在沈阳。
众将听了,都说好,就这么办
曹变蛟说毕,调转马头,又奔入城内,领着一千兵沿着城墙追逐剿杀建鞑军兵。
曹文诏也点头:“这般一来,鞑子妇孺会争相蜂拥出城,就是一些建鞑士兵只怕都会弃兵改装出城,斗志瓦解。我军虽只能在攻半个时辰,也足以让这沈阳城乱成一团,损失惨重,也算弥补过早撤离之憾。”
如果立刻这么撤,城内虏军猜出黄台吉已经回师。
曹文诏皱眉不语,也觉得棘手。
这些小队里都夹有通晓建鞑语的汉人或真鞑。二十多人先同时用鞑语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