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斋公说的是,是学生唐突了。请教牧斋公,为今之计当如何?”
随即有窃窃私语之声响起。
他和一些文人墨客来往,为了炫耀,也常会把女儿叫出来,吟诗作曲绘画,显露才华。
这阮丽珍是他第二个女儿,出生于万历四十年(西历1612年),算来现在也不过十七岁。
这才有阮宅前,人头攒聚
阮大铖虽然无子,但也不至于生育力弱到只生一个女儿。
“玄房(凌濛初)已经去巡查扬苏常松等府,这些是南直隶最富庶,工商最繁荣处所,等他回来汇报情形,我等再决定对策。”
这少女却正是阮大铖之女阮丽珍
城内一些亲东林的偏激少年本来就想找机会整治阮大铖。此时有这样的消息传闻,自然不会放过,煽风点火之下,许多市民也群情激奋。
里面打开宅门,有一人走了出来。
钱谦益对王世德说道:
“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才见吾等手段,方可完成圣上托付之任。一味强项,反失了先机,处处受制于人。熊芝冈当何等强横,在南直隶整治秀才们,也撞了个灰头土脸,革职而去。”
顾起元在万历三十七年给阮大铖继父阮以鼎作的墓志铭,曾经提及此事。
一些人正朝着大门砸石头。
只是这长女没到十岁就死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便以为阮以鼎的孙女就是指阮丽珍,从而推断阮丽珍是万历三十七年之前出生,却是弄错人了。
“王佥事,你可联络南京锦衣卫掌印鲁应魁,一起介入此案。一开始只旁听审问便可。
阮丽珍长到十多岁,便已出落成美人坯子,才华方面也崭露头角。
钱谦益说道:
阮大铖没有儿子,却先后生过两个女儿。
汪汝淳微笑道:
钱谦益随即和汪汝淳决定去阮大铖住所一看。
显然这后湖黄册被烧,阮大铖可能是主谋的消息已经传扬开来。
长女四五岁的时候,就包办婚姻,许配给桐城同乡,曾任太仆寺卿的方大美的孙子。
杨作霖却比阮丽珍还小两岁。
她目光冷冷横扫拥堵在门前的众人,虽然未发一言,但隐含质问。
不过阮大铖结娃娃亲的作风,对长女和次女倒是一以贯之。这阮丽珍又是从小被配了人,男方是他好友杨文骢(字龙友)的幼子杨作霖。
这赞叹倒大半不是敷衍客套,而是发自真心。
众人眼前一亮。
阮大铖宅子在南京附郭县上元县南侧,秦淮河北岸附近。
大门迟迟未开,几个棍徒有些焦躁。
杨龙友比阮大铖小十岁,现在也不过三十三岁,他结婚生子甚早,十八岁便有了第二个儿子杨作霖。
后世有些人把阮大铖早夭的长女和阮丽珍当成同一个人。
原本喧闹的门前安静了片刻。
“此案一定另有蹊跷,等南京锦衣卫北镇抚司接管此案,你在旁监督,未必不可成为我等助力。”
还有一些嚷着要闯进去。
大多是猜测这个少女的身份。
出来的却是一个少女,年纪不过十六七岁,服饰华丽,肤色白皙,容颜虽尚有几分稚气,但是个美人无疑,五官秀美,秋波清澈明净。但眸中又含愁带愤,眼中微带泪光。
看见顾起元写的墓志铭说阮以鼎的孙女“许聘太仆少卿方公大美孙某”。
钱谦益、汪汝淳带着标兵到阮大铖宅前时,宅门已经聚集很多人。
有几个市井光棍也混杂在其中,他们正想浑水摸鱼,捞些外财。
“这定然是阮大铖的女儿!”
士人先对你有提防之心。南直隶非比他处,不发则已,一发便要能制住要害。
原先阮大铖和东林关系好时,这门亲事自然没问题。
刚有人用斧子朝大门劈了两下。
有人便搬来斧子大锤,希望快把门砸开。
按照原
吱呀一声。
“这后湖黄册库房尽数被焚一案,又该如何处之?”
汪汝淳说道:
王世德答应而去。
阮大铖也颇以此为得意。
众人都是赞叹不已。
甚至还有人提议要一把火将阮宅烧了。
其中有一个声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