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应魁追问道:“后来呢?”
现场沉默了片刻,吴应箕忽然问道:
钱谦益微微一笑:“既然对刺客身份再无异议,那就可以把这案情经过都在这里审讯明白了。”
鲁应魁点头道:“牧斋公说的是,我等也奇怪,当时锦衣卫和南京京营,在行刺案发生后,也对出城的人严加盘查,不放过一切可疑人员,却就是没见到任何与这刺客相似之人。在南京城墙四周,也轮换值夜,防止有人不走城门,攀墙而过。却也没有抓到过人。”
吴应箕愕然道:“难道南京锦衣卫也有人看见这刺客了?”
石田介已经什么都招供了,此时自然也没有再隐瞒的必要,于是说道:
“伯达,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等正人君子岂可效仿阉党那等屈打成招的手段,实情如何便如何。若是用此等手段,岂非污了我辈名声。如此作为又岂能扶正祛邪?反是授人以柄。”
自己受伤后,这吴昌时还多次来探问,一脸哀伤愤怒的样子,自己险些被他所欺。
石田介说道:“后来这轿子停到一处寺庙,那女人和其他人就进庙去了。这轿子又被挪到一个隐僻无人角落,有人在轿外踢了一脚,低声说可以走了。小的就从轿子座位底下爬出来。见在一颗大树底下。天色已暗,左右无人,便一溜烟走了,后来又在集镇买了一匹快马,赶回松江那尼庵下面躲藏。原本打算等风头过了,就拿着报酬出海回日本去。”
鲁应魁说道:“那是一处废弃已久的商人宅邸,主人却是很久之前就搬走了。所以追到那里,线索就断了。”
一轮问下来,事情原委基本清楚呈现在众人面前。
“不妨,除了元岳公之外,也有人可作证。”
“那刺客攀檐蹿壁,到了一处院落,忽然就不见了。”
吴昌时如何由此得知松江布商陈宗裕的把柄,又如何与彭雯、李宾商量,利用这个把柄,胁迫陈宗裕雇请倭人刺客,在南京城里制造刺杀大案。
郑三俊听了这案情,也是震惊不已,连连叹息,说想不到吴竹亭竟然是这等行奸使诈的人物。
“你是如何从南京城里混出去的?”
南京锦衣卫掌印鲁应魁忽然说道:
“牧斋公,要是元岳公坚不承认这石田介是刺客,那你又当如何?”
钱
钱谦益对鲁应魁所说也来了兴趣,问道:
在屋檐上的位置距离老夫最多也不过四丈多。”
在审问交代过程里,陆彦章也多次试图提出质疑,但都得到圆满解释,案情完整经过,基本上都能对应。
鲁应魁说道:
原先跪在地上的那阮旬,全程旁听了这个过程。
鲁应魁听后,沉思不语。
顾梦麟,杨廷枢、吴应箕三人大为震惊,却又无话可说。
接下来,他就从头询问各人。
钱谦益沉吟片刻,还未开口。
“小的从那处院落跳下去,却是事先约定好的落脚点,下面也有一处秘密地道。进了地道后,有蒙面人把小的带到一个处所。然后让小的钻到一个轿子的座位下面,后来有女人进了轿子,就有人抬着轿子出了城。轿子旁边还有骑马声,想必是那女人的丈夫。”
陆彦章见左光先败下阵来,自己也说不出更多质疑的话,只得阴沉着脸,保持沉默。
陆彦章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沉默不语。
刺杀案真相到此大白。
钱谦益皱眉沉思片刻,然后问石田介:
左光先嘿嘿两声,不再说话。
鲁应魁点头道:“不仅是锦衣卫,当时行刺在场的也有其他人看见刺客。锦衣卫校尉中也曾有人追过刺客。而且紧追不舍过相当长一段距离。”
钱谦益问道:“即便是线索断了,只要看紧各城门出人口,那刺客也逃不出南京。”
吴瑛如何与吴昌时,还有彭雯都勾搭上。
“那为何没有追上抓获?”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三俊听到这话,有些不满地看了一眼陆彦章,说道:
钱谦益眉毛一扬,问道:“可曾查过那院落是哪家人的?”
此时嚎啕大哭,说道:“钱老爷真是青天大老爷,老仆着实是被屈打成招,说老仆的主人行刺郑老爷,那是天大的冤枉。都是陆老爷硬逼着老仆说的,就是供状的话,也是陆老爷硬逼着我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