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庄公卷六起元年尽七年(2/7)111  舂秋公羊传注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疏]“逆之者何”解云:天子之臣,其数非一,而鲁大夫使逆其女,故执不知问。

[疏]注“不言”至“云尔”解云:如此注者,欲决文元年称天王也。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云“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郑注云“岁献,献国事之书,及计偕物也,三岁而贡士”旧说云大国三人,次国二人,小国一人者,是与此同。

[疏]注“据莒”至“牟娄”解云:即隐四年经文。

追命也。(举谥明知追命死者。礼,生有善行,死当加善谥,不当复加锡。不言天王者,桓行实恶,而乃追锡之,尢悖天道,故云尔。善行,下孟反,下同。复,扶又反。悖,补内反。)

[疏]小寝则嫌。解云:嫌亵渎。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礼也;于外,非礼也。(以言外,知有筑内之道也。于外非礼也。礼,同姓本有主嫁女之道,必阙地于夫人之下,群公子之上也。时鲁以将嫁女于雠国,故筑于外。)

[疏]注“内女”至“之也”解云:即隐二年“冬,十月,伯姬归于纪”隐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成九年“二月,伯姬归于宋”之属是也。然则此事亦在月下,而言不月者,何氏以意斟酌,故如此解。而庄十一年“冬,王姬归于齐”而不书月者,彼则鲁不主婚,自著天子有恩于王姬故也。

[疏]注“据诸”至“非一”解云:即下云路寝、小寝之属是也。于路寝则不可者,谓外内无别。

于外何以非礼?(据非内女。)筑于外,非礼也。(于,远辞也。为营卫不固。不以将嫁于雠国除讥者,鲁本自得以雠为解,无为受命而外之,故曰非礼。解,古卖反。)其筑之何以礼?(据礼当豫设。)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据诸侯宫非一。必为,于伪反,下“必为”、“为襄公”并注同。)

王姬归于齐。何以书?我主之也。(鲁主女为父母道,故恩录而书之。内女归例月,外女不月者,圣人探人情以制恩,实不如鲁女。)

天子召而使之也。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逆者,鲁自往之文。方使鲁为父母主嫁之,故与鲁使自逆之。不言于京师者,使鲁主之,故使若自鲁女,无使受之。)

[疏]“迁之者何”解云:欲言实迁,不言处所;欲言取之,而经书迁,故执不知问。

为襄公讳也。(襄公将复雠于纪,故先孤弱取其邑,本不为利举,故为讳。不举伐,顺讳文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何大尔?自是始灭也。(将大灭纪从此始,故重而书之。)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上与下之辞。锡,星历反。)

何以不称使?(据公子遂如京师,言如者,内称使之文。)

[疏]注“据锡”至“言谥”解云:即文元年夏四月“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不言谥是也。

[疏]注“其行婚姻之礼”解云:谓敌偶行事。注“行君臣之礼”解云:谓君坐于上,而臣立于下。注“必使”至“主之”解云:谓于女有血脉之亲属。注“礼尊”至“之道”解云:风,犹放也。言使卑者待已放其命,云道有女可嫁,然后卑者乃敢求婚也。云亦不可斥与之者,亦不可斥言嫁于某国,所以然者,正以申阳倡阴和之道故也。注“天子”至“之礼”解云:知者,见十九年传“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若其礼异,当有别文。注“义不”至“之路”解云:注知如此者,正见十九年传下文云“诸侯壹聘九女,诸侯不再娶”然则既不得再娶,?夫人没无侄娣,即是绝嗣之义,故云此。注“礼齐”至“婚姻”解云:义取?梁之文“仇雠之人非所以接婚姻,衰麻非所以接弁冕”之言也。所以然者,正由吉凶不相求矣。今庄公主婚于齐,相犯二事,是以春秋主书恶天子耳。

[疏]“锡者何”解云:正以变赐言锡,与礼九赐之文异,故执不知问。

命者何?加我服也。(增加其衣服,令有异于诸侯。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钺,九曰?鬯,皆所以劝善扶不能。言命不言命服者,重命,不重其财物。礼,百里不过九命,七十里不过七命,五十里不过五命。令,力呈反。贲,音奔。?钺,音甫,又方于反;下音越。?,音巨,黑黍也。鬯,敕亮反,香酒。)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馀丘。于馀丘者何?邾

[疏]“命者何”解云:正以生时有功而受褒赐,今死乃赐命,故执不知问。注“礼有”至“不能”解云:此礼纬合文嘉文也。彼注云“诸侯有德当益其地,不过百里,后有功加以九赐:进退有节,行步有度,赐以车马,以代其步;其言成文章,行成法则,赐以衣服,以表其德;其长于教诲,内怀至仁,赐以乐则,以化其民;其居处?理,房内不泄,赐以朱户,以明其别;其动作有礼,赐以纳陛,以安其体;其勇猛劲疾,执义坚强,赐以虎贲,以备非常;其内怀至仁,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其亢阳威武,志在宿卫,赐以斧钺,使得专杀;其孝慈父母,赐以?鬯,使之祭祀。皆如有德,则阴阳和,风雨时,四方所瞻,臣子所望,则有?鬯之草,景星之应”是也。注“礼百里”至“五命”解云:案周礼典命曰“上公九命,侯伯七命,子男五命”者是也。

[疏]注“据公子遂如京师,言如者,内称使之文”解云:公子遂如京师者,僖三十年经文也。言如者,内称使之文者,欲道传云“何以不称使”者,问经不道单伯如京师之意。

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也?(据莒人伐杞取牟娄。)

[疏]注“以言”至“道也”解云:正以经言于外,以为非礼,则知于内是礼明矣。注“必阙”至“上也”解云:取下传文为义。

于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皆所以远别也。别,彼列反。)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疏]注“筑例时”者。解云:即此年“秋,筑王姬之馆”二十八年“冬,筑微”三十一年“春,筑台于郎”“秋,筑台于秦”之属是也。

齐师迁纪并阝、晋阝、吾阝。迁之者何?取之也。(以称师,知取之。并阝,步丁反。晋阝,子斯反,又音晋。吾阝,音吾。)

群公子之舍,(谓女公子也。)则以卑矣。(以为大卑。大,音泰,一音他贺反。)其道必为之改筑者也。(以上传言尔,知当筑夫人之下,群公子之上。筑例时。)

曷为使我主之?(据诸侯非一。)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诸侯天子同姓者。)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大夫与诸侯同姓者。不自为主者,尊卑不敌,其行婚姻之礼,则伤君臣之义;行君臣之礼,则废婚姻之好,故必使同姓有血脉之属,宜为父道,与所?敌体者主之。礼,尊者嫁女于卑者,必持风旨,为卑者不敢先求,亦不可斥与之者,申阳倡阴和之道。天子嫁女于诸侯,备侄娣如诸侯之礼,义不可以天子之尊,绝人继嗣之路。主书者,恶天子也。礼,齐衰不接弁冕,仇雠不交婚姻。好,呼报反。风,如字,又方凤反。倡,昌亮反。和户卧反。恶,乌路反。齐衰,音咨;下七雷反。)

其言桓公何?(据锡文公命不言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