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前第九日,一大清早,有眼尖的看见那油布上,用掺了银粉和金箔的白色墨水龙飞凤舞地写了好几个大字——“猜猜,我是什么店?”
陈敷气得“哼唧”一声。
。
太……太……闪了吧!
没人当一回事。
主打一个谐音梗,小稻香的梅子酒瞬间卖爆。
陈敷昂着头迎接“哇”声。
开店前两日,“贰——”
“看吧!”
这个店子的审美,非常符合泾县此等大小规模县城里有钱人的中式审美——珠光宝气、金光闪闪、一看就价值不菲。
用的一看便极沉手贵重的深褐色黄花梨木,镌刻入木三分,用金箔吹化镀了厚厚一层,整个牌匾看上去华丽富贵,牌匾之下是一串漂亮的丝绒花,丝绒花下缀着几串大拇指均等大小的珠串子,三面成一墙的木窗由稍浅一点的浅黄色黄花梨木制成,糊窗的纸选的四层贝母珊瑚撒金笺。
他闺女啥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他又不是吃饱了撑的,干啥去操这个闲心?
有好事者挑着眼角,对着陈敷,“三爷,你这‘看吧’是个几个意思呀?文不文、武不武、词不词、句不句的,别是你窝在你娘怀里睡着了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咧!”
开店前三日,“叁——”
完完全全
开店前五日,又是一大清早,匆匆路过的行人,特别是识字认字的,从铺子门口路过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定睛一看,嗬,油布上的字又换了——“我,恭迎最美丽的你。”
两个大字,笔走龙蛇。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显金提前十日,将水西大街陈记的招牌和小院全部用油浸布罩住,在外看除了一张黑黢黢的油布,什么也看不见。
有人还真写了一条,塞进了投票箱,挑着眉毛和旁人打趣,“二两银子到手啰!”
陈敷看着里三层外三层,人从众叕叕,莫名有些口干舌燥。
别人要辛苦给崽子攒嫁妆,他崽子能给别人攒嫁妆。
还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开店那一日,店子门口围满了人。
这个店子的名字叫“看吧”,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在王婆面前卖瓜?
“看吧?”
大家都是二世祖,他偏偏要当立在鸡群的鹅,非得自己开店,先在县衙门口开包子铺,再在山院门口卖四书五经,两门生意都死得惨——这他娘不死都奇怪,人县衙早上有餐供,谁会在门口花自己的钱买包子?人家都去青城山院读书了,谁他妈还读四书五经这种基础课程啊?
有人笑开,“能是啥店?陈家开的,还能是啥?纸行呗!”
陈敷在心中翻了个白眼:店子里里外外都是屎壳郎的主意,用什么木材、糊什么窗户纸、啥时候开张、以哪种形式开张……
就差指着陈敷鼻子说他是“妈宝男”了。
他的身后,是一脸淡定却挺拔直立的显金。
看吧。
油布下放了只红漆刷透的投票箱,箱体旁放了笔墨纸砚,旁边还立着一块牌子,“一人一次机会,多投无效”。
油布一拽下来,众人:“哇”。
开店前四日,油布上的字迹换成倒计时“肆——”
什么意思?
开店前第八日,油布上换了内容——“猜中,得白银二两!”
嗯……具体怎么形容呢……
人从众叕叕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陈敷穿了身大红色金丝边连字纹缂丝单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满面红光地背着手站在油布前。
水西大街陈记的“子品牌”开了。
“您开吧。”显金轻声说。
——“看……吧?”
整个店子,看上去至少是人均四位数的量-贩-式高档会·所。
中间那扇黄花梨木门板上挂着一支鹅黄色羽毛红宝石风铃,风铃后拿丝绒红布另罩着一块小牌子。
在震天响的锣鼓声与唢呐声中,陈敷双手拽住油布,猛地一下将油布向下狠狠拉拽!
第二件,则是有关县丞崔衡的,据说崔衡近几日与宣城府的熊知府走得贼近,甚至一起到小稻香吃过好几次梅子酒,小稻香的爱豆少东家就拿这当噱头,打出的口号还是显金给想的——“五十文,让你拥有知府那一口”。
他和别人可不一样呢~
门口牌匾上的两个字,终于明朗清晰!
第三件,便与显金相关了。
开店前一日,“壹——”
这人是隔壁布庄的黄老五,烦得很。